■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全国9亿多农民利益切身相关,是对现有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
■ 对传统农业大县资中县来说,农业对全县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无疑是提升县域经济的基础。
■ 自2012年,资中县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对农村土地、房屋“确实权、颁铁证”,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赋予农民清晰、完整的财产权利,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农村资源资本化,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截至目前,资中县已完成21个乡镇确权颁证工作,总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六权台账+确权底图”工作法等具体措施,创新制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技术方案》等方案,让一大批农民享受到改革的“果实”。
◇本报记者孙国丞文/图
规范确权颁证
确保改革质量
确权颁证,是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不仅能够查清农民承包地权属、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等内容,还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避免后期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开展。
而确权颁证的首要条件,就是测实测准每一亩土地面积,“航拍+调绘+实测”的测绘方式在资中铺展开来。
“有时在组上一呆就是两三天,不仅要完成测绘工作,还要调解村民间的纠纷”一名负责测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村上开展土地测量工作,一般由一人承担,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枯燥无味,大多数时候都只能住在村上,这一呆就是一个月。
但是,这样的测绘方式,由于统一采用坐标系和高程基准,实行专业机构测绘与村民指界确认相结合,并引入监理单位监督测绘质量,不仅提高了测绘效率,而且保证了测绘成果面积准确、四至清楚,一次性将集体土地所有权、林权、承包地等六权确权,确保各项权属无遗漏无重复,消除后遗症。
在完善了测绘方式的基础上,资中县又针对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保留、农民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如何确权、农村宅基地可否继承等4大类90个问题,研究出台了《农村土地房屋确权登记颁证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从鼓励农民自由迁徙、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出发,确定了“尊重历史、依法稳妥、民权民定、四个一致(土地、台账、证书、合同一一对应、账实相符)、应确尽确”的确权原则,明确了具体的操作意见。
为了便于管理,资中县还建立起“六权合一”数据库和“一张图”交易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以户为单位的权属电子管理,对农村资源的空间数据、权属动态、使用属性进行统一掌握,以管理城市的方式来管理农村权属。
通过上述措施,资中县有效确保了农村产权的完整,为承接农村各项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探索成果运用
促进产权流转
交易流转,是产改的核心,只有搭建交易平台,建立起市场体系,才能实现农村产权自由流动。
在便于交易流转上,资中县从县到镇再到村,均设置有相应的服务站点,建立起县、镇、村三级流转服务体系,采取挂牌、网络竞价、拍卖、招投标等竞争性交易方式,搭建起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的规范性平台。
“尤其是最基层的土地流转信息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统筹委工作人员说,支撑平台建设的是各个村的土地流转信息员,只有他们才能够动态掌握本辖区土地流转信息最新情况,把平台和土地流转信息员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在这一点上,资中县新桥镇东升村深有感触。
“现在这200多亩地,将用来养牛。”11月23日,资中县新桥镇东升村的村民说。
记者在该村了解到,10月初,东升村土地流转信息员在走村串户中,收集到该村1、2组有285亩土地打算流转。
在征得村民的同意后,土地流转信息员把相关资料和信息上报给了新桥镇流转服务站。
很快,镇上的流转服务站,便把资料交到了内江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资中县分中心。资中县分中心在确认了权属证明材料、流转交易申请书等的真实性、合理性后,便将这285亩土地挂牌流转。
让东升村1、2组村民意外的是,没多久就有人前来接洽,打算流转村民挂牌的285亩土地,这让村民们很是高兴:“因为这批土地大多是荒废闲置的,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有人愿意流转,不仅盘活了土地,更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东升村并非个例,据统计,资中县产权流转交易分中心已成功挂牌59宗、10662亩,成功招商流转39宗、7198亩,产生合同效益6700多万元。
除了充分发挥土地流转信息员的作用外,资中县也在不断完善流转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10月开始,资中县实施了新的土地资料上报方式——网络上传。县分中心工作人员曹诗伟告诉记者,通过网络上传,降低了资料上传的成本,提升了上传的效率,更进一步提升了土地流转信息员收集信息的积极性。
此外,资中县在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同时 ,按照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标准,采取统规统建或统规联建方式,成片推进新村建设。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
规范高效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也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的一部分,今年以来,资中县抓住全省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契机,紧紧盯住破解农村因无资产抵押而造成的“贷款难”这个瓶颈,反复调研,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激发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抵押限制”的减法换取“土地活力”的乘法。
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开展,资中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资中县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关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扎实稳妥地推进抵押融资试点工作。
同时,资中县进一步强化县级部门分工协作,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到相关部门“头上”。县财政加紧设立了300万元风险保障基金,并对试点中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抵押登记工作予以经费保障。
对市场价值明确的抵押物,由银行、借款主体协商确定价值。对市场价值不明确的抵押物,由相关部门分别负责制定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以及农村房屋所有权的参考指导价,供银行参考。
建立由借款主体、金融机构和政府共同承担损失的风险分担体系。目前,资中县已建立起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用于补偿农村产权直接抵押贷款经逾期清收无法收回损失的70%,邮储银行承担损失的30%。
今年,邮储银行资中县支行在资中县范围内安排3000万元信贷规模用于农村产权融资贷款投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投放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范围内,优先使用于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多地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农户和规模经营业主的信用信息加入信用信息系统,准确把握贷款借款人的基本情况,采用现行公认的评价手段和评估办法,通过特定的分析,对农户和规模业主作出公正评价并形成信用排名,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提供信息支撑。
目前,资中县已完成470万元的抵押融资贷款,预计全年可完成1000万元左右的抵押贷款。
“加大贷款的投放力度,能够增强农户发展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中县统筹委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记者孙国丞)由资中县就业局主办的“创业就业在新华”大型招聘活动,将于12月2日在鼓楼坝拉开帷幕。此次招聘活动为期一个月,将为求职者提供465个岗位,并于每周三在鼓楼坝设立专场招聘的方...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