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我们可曾想过: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来源:内江日报 2015-10-22 23:45   https://www.yybnet.net/

昨日,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古人常于每年这一天,登高远眺、赏菊饮酒。此外,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三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秦汉以来,人们就会在重阳当天举行祭天、祭祖等活动,推行敬老崇孝。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爱老敬老,并不只因我们每个人都会老,更是一种人性的回归、历史的积淀和社会的必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不仅是人们的愿望,更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要求。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内江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80.99万人,占总人口的18.83%,老龄化程度比全国15.5%的平均水平高出了3.33个百分点,这表明,内江市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

那么,内江市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如何?存在怎样的困境?人们的观念又有何变化?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本报记者丁洁实习生熊子虚文/图

2015年4月,资中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个特殊案件:原告席的母亲,状告4个亲生子女。最终在法庭的调解下,一家人达成了调解协议,老人可随自己的意愿到几个子女家去住。

“母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钱,只是希望能多见见儿女们。”老人的一个女儿说,因为这场官司,老人多年来第一次同时见到了其他三个儿女……

养老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梗在个人心中。事实上,养老,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资料显示,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比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8亿人,首次突破10%,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也是一个急速老龄化的国家。而截至去年年底,内江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80.99万人,占总人口的18.83%,老龄化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3.33个百分点。

老!有什么办法?

养老!那是必须的!

当你老了,选择何处安身?

10月20日,艳阳天。

在市中区铁站街的一家老年公寓,82岁的范大爷摸着手里的麻将牌,像是捡到宝了一样兴奋:“嘿,和了!”露出仅剩的一颗门牙,脸上的“沟壑”也更深了。

攀谈中记者得知,范大爷的家本在原交通乡幸福村5组,老伴儿去世得早,他一个人将5个儿女拉扯大,都外出务工或安家在了成都、重庆、西安等地,儿女们也曾经多次要求他到外地去生活,但都被他拒绝了。“家里多好啊,生活了一辈子……”范大爷说,他是一个随性的人,不愿意被束缚。十年前,他还勉强能搭个火车偶尔去看一看子女,但待不了几天就想要回来,离不开左邻右舍的老哥们儿,更舍不得自己的“狗窝”。几年前,房屋土地被征用,加上他的身体状况也确实不怎么样了,便自己要求到老年公寓养老去。

可范大爷刚一提出,就遭到了媳妇的强烈反对:“您子女5个,儿孙满堂,咋个会到老年公寓去?说出去人家还以为我们虐待您!”两个女儿也是相当的不理解:“是不是我们哪里没做对,您气到了?”最后,老人使出了“杀手锏”,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的辛酸往事,这才逼得子女们就范。

在找老年公寓的时候,每个子女家庭几乎都派了代表,在全市进行摸排调查并反复磋商,最终确定了一家相对来说大家都比较满意的。范大爷也乐得合不拢嘴——单间、大床、带电视、离沱江近,交通又方便。他常和院里的几个老大爷搓麻将,一毛钱一倒,一下午也就是两三块钱的输赢,还常常为了一毛钱争得面红耳赤。

起初子女们都以为老爷子耍小孩儿脾气,想着他过不了多久肯定自己就要闹着回家,没想到老人在这里找到了一方天地,也渐渐就放心不少。

“子女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懒得去麻烦他们……”范大爷的话代表了部分老年人的心声:趁自己还有意识的时候,尽量减少子女负担,况且现在很多养老机构发展得不错,有吃有喝有住,在养老院里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得玩,有话聊,日子过得挺好。“只要子女惦记着,常来看看就好……”

然而事实上,也有许多人并不如范大爷这样豁达,对养老机构存在诸多误解和抵触。“孤老院”,一名老人对他所在的老年公寓这样称呼。家里有子女,还将老人送到老年公寓,这样的行为实为不孝——这样的观念,在内江市部分市民心中仍有重要的影响。

而在这背后,其实是很多子女后辈的无奈。

“我外婆最后的时间是在老年公寓中度过的……”家住东兴区太白路的张珊告诉记者,她的外婆几年前被确诊为小脑萎缩,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最后几乎只能睁眼和下咽。“最初因为外婆还能走路,我们一直都在家进行护理,但随着她病情的逐渐加重,护理难度越来越大,家里人忙不过来,请的护理工人又无法尽心照料,外公也因日夜照料外婆而身体每况愈下,不得已才将外婆送到了老年公寓。”张珊含泪讲述,尽管将外婆送到了老年公寓,外公每天都去陪伴,家人也有空便去看望,然而她心里依然有一种无法释怀的感觉。

像张珊家的这种情况还出现在内江市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家中。他们因外出务工,无法照料家中的老人,只得将老人送入敬老院,而农村的五保户则是因无亲无故,不得不进入敬老院。

养老服务,内江市加快发展

范大爷所在的老年公寓,仅仅只是内江市养老服务业中的一个点。无论是公办敬老院,还是民办的老年公寓,近年来,内江市一直在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和投资力度,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思路,内江市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97所,床位23667张,其中国办养老福利机构5所,床位952张;农村敬老院167所,床位19509张;民办老年公寓25所,床位3206张。同时,全市已成功创建养老服务社会化省级示范社区13个,并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10个,农村幸福院306个。

此外,内江市还先后出台《内江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内江市养老服务2015-2017工作任务方案》、《内江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大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力度,开展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建成全国首批、全省第一的“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并在稳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的情况下,努力探索医养结合的新路子。

然而,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内江市养老服务业依然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较差、队伍素质低等问题。

如何解决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解除人们的困惑,成为了一个悬在大家心头的问题。

养老事业,需大家共同关注

10月20日,记者在东兴区某老年公寓采访时看到,老人们在这里晒太阳、闲聊、棋牌娱乐,尽管不愁吃喝,但有件事却让大伙儿如坐针毡。一位老人指着头顶上的一个马蜂窝:“打了几次电话反映情况,都没得到回音。”

记者看到,这个马蜂窝就悬挂在养老院墙根的一棵大树上,直径约有1米,个头不小,这让很多住在这儿的老人既感觉不安全,又有些郁闷。

去除一个马蜂窝——老年人的需求其实是如此的实在。这不能不让人反省,每逢节日,有不少组织前往各个敬老院,送物资、送文化等,可有考虑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市中区临江小区南环路附近某老年公寓负责经营的叶先生告诉记者,老年公寓里共有40多名老人,根据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收费标准也从800元到1200元不等。尽管在外人看来这可能是一项盈利的事,但叶先生却感觉到委屈:“除去工人的工资、水电费,加上连年看涨的房租,其实并不是大家看起来那样。”

而这些都还不算主要的问题,“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子女的不闻不问,让很多老年人感觉到孤独。”都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一些人却连“吾老”都未曾顾及,“当然,不少子女忙于工作,缺少时间来关注,的确也存在无奈。但偶尔的看望和问候,依然是子女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几年来,内江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的确可以看出政府的重视,但相关的优惠政策落实程度还有些不尽如人意。叶先生说,另外,办理老人的暂住时还存在着手续繁琐等情况。

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甚至古代选拔官员都将孝道作为一项硬性条件。而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关爱老人一直都是社会的一份责任:“所以,这不是某个家庭的问题,也不是某个部门的问题,更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共同的问题,需要大家的关注!”叶先生说,这也是他选择从事这项事业的初衷:“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记者手记:

一位母亲因为工作忙,无法陪着孩子,解释道,“我现在努力工作,好把你送到最好的学校去。”而听到这句话,孩子的回答却是,“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多找钱,把你送到最好的养老院去。”

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

每个人都会变老,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老人们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不仅应该让老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而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

同时,在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今天,不应只注重外在建设,多多考虑老人真正需要什么,陪他们多接触社会,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或许才更加重要……

新闻推荐

资中县:强化教育系统作风效能建设

(记者孙国丞)10月20日,资中县召开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大会,传达县纪委作风整顿大会精神,并对全县教育系统作风纪律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议要求,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县纪...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们可曾想过: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