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兰萍
“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近日,市委农工委主任林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不仅是对去年全市县域经济工作及县区发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大展示,还是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次再加压、再鼓劲。
林锋表示,下一步,市委农工委将按照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农村改革和促农增收五个重点,壮大内江市的县域经济。
突出产业发展提升,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蔬菜、水果、蚕桑等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优化产业布局,集中力量,重点培育1~2个上规模、有档次的优势产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完善自建平台的功能,培育区域性农业电商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突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县域新型城镇化步伐。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部分和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改革创新“六大行动”,建设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加快推进重点片建设,打造一批幸福美丽新村样板区、示范区,让更多老百姓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继续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深入实施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协同推进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加快推进联合水库、两河口水库和长桥水库等中小型水库建设,推进农建示范区、全域灌溉示范小区、小农水重点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启动农村通组公路建设和“户户通”道路试点。实施生态绿化建设,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突出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房屋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促进各类农村产权在公开市场上流转交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探索财产增收途径。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推进市中区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工作和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
突出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县域小康社会建设基础。落实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确保完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经营收入;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工作,打造内江劳务品牌,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盘活农村产权,探索农民财产权实现形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落实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抓好***,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周荣李春燕记者蒋小琴)国庆节要过开心,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庆节前夕,资中县国土资源局注重“四加强”,确保节日期间的国土资源各项生产安全有序。加强对违法用地及非煤矿山的巡查力度...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