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兰萍文/图
郭兰如今是资中县人民检察院的干警。12月2日上午,记者见到郭兰时,领导正在给她安排工作。她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
郭兰与“志愿活动”结缘于2002年,当时她在共青团资中县委工作。“虽然每年学雷锋纪念日等节日都会组织志愿者活动,但以前一直没有一支固定的队伍。”郭兰告诉记者。
2005年,郭兰积极与共青团内江市委联系,组织建立了资中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而她也成为第一批注册青年志愿者。
在郭兰的组织下,队伍建立起来了,志愿者活动也越来越丰富。2006年夏天,郭兰通过媒体得知,我国的造血干细胞库存量少,而白血病患者需求量却很大。于是,她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人员。
“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担忧,认为捐献后会对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郭兰说,“其实对捐献者没有多大影响,对被捐献者而言却是活下去的希望。”
郭兰积极沟通联系,终于组织了20余名志愿者赴内江参加了第一届捐献造血干细胞启动仪式。当时,大家还是有点担心。为了鼓励志愿者参加献血活动,郭兰走进献血车参与无偿献血,她的血液资料被录入中国骨髓库,她随时准备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0年到资中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以后,她与同事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资中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些残疾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被犯罪分子诱骗出去参加犯罪活动,她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这些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才能给残障孩子更多的温暖和鼓励?”一旦空下来,郭兰就思考这些问题。
在她的四处宣传下,资中县人民检察院30余名年轻干警主动要求帮扶残障儿童,该院还启动了“天使在路上”公益活动,号召全院干警自愿捐款,为贫困残疾学生提供回家的路费,在节日为他们送去礼物和祝福。
“这些孩子很单纯,他们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帮助,需要精神上的关心。”郭兰说。
小兵(化名)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今年6月1日,郭兰与同事来到小兵家里,这是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昏暗屋子,用的是只有十几瓦的灯泡。见状,郭兰赶紧买了一个节能灯安上,屋里一下子更亮了,而此时的小兵则高兴得又蹦又跳。
一边讲述一边比划,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间都透露着郭兰对志愿者工作的热爱。“志愿者工作不是图一时新鲜,而是长久的坚持,不是图回报,而是怀揣感恩的心让更多的人感受温暖。”她说,“希望我的温暖成为照亮别人生活的亮光。”
新闻推荐
网友“游子”:作为一名在外地的资中人,我反映两个问题。一:我一直关注着成渝高铁的建设,听说会在资中建站,但却到看到网上有人反映资中站取消了,这是真的吗?二:我离开资中外出务工时,双河...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