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丞文/图
推动全县劳动关系协调发展是资中县总工会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资中县各级工会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构建职工维权“三平台五机制” ,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提升职工素质,有效拓展帮扶活动内容和形式,营造了和谐的劳动环境。今年,救助困难职工902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0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3名……
公式凝聚职工力量
今年10月,资中县龙源电力公司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技能大赛,从钳工、机修工、电工到维修工……吸引了公司上百人参赛。这是资中县指导全县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一个缩影。
“当好主力军,参与改革立新功”是资中县今年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的主题。劳动竞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增强职工之间的凝聚力。主要面向重点工程、主导产业、党政机关、政务服务窗口以及社会服务和教育卫生行业开展,参赛面达87%。
仅仅依靠劳动竞赛,对于提升职工之间凝聚力来说,影响范围有限,方式较为单一,因此还必须依靠其他措施,才能让职工之间的凝聚力更加紧密,宣传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两个劳模创新工作示范点的建立,发挥了劳模示范引领的作用,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宣传方式上,资中县可谓是煞费苦心。“用劳动托起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培育了职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最诚信职工”、“最敬业职工”等评选活动的开展,加强了职工队伍的“四德”建设;调整充实职工艺术团的力量,以开展巡回演出的方式,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提升的不仅仅是职工之间的凝聚力,更提升了职工的素质。职工对待工作更加积极认真,技能更加熟练,为企业乃至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公式 强化维权方式
工人维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帮助并教会工人保障自己的正当权益?
资中县构建职工反映、处理、服务三个平台,以及完善源头参与、劳动争议协调、联动维权、法律援助、信访代理的五项机制,对需要维权的职工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资中县公民镇的村民杨刚才正是借助“三平台五机制”,走上了维权的道路。
2013年6月,杨刚才在外地务工时被单位无故辞退。杨刚才找到资中县工会职工维权律师团请求帮助。“以前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只能吃哑巴亏。现在好了,有了工会撑腰,我们也有底气找老板了。” 在律师的帮助下,杨刚才打开了维权道路的大门。
“现在,群众可以通过来电、来信、上门三种方式反映问题。”资中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林祥东说,“三平台、五机制”的构建,为更好地帮助职工维权起到了推进作用,尤其是在源头的参与力度上显得更为突出。通过源头参与,资中县制定了相关劳动关系协调和职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健全工会劳动法律维权监督网络,大力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和建议书的贯彻落实,多次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督促用工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此外,资中县还建立基层工会法律顾问委派制度,并指导基层工会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乡镇、工业园区、社区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成率达93%。
公式帮扶形式多样
今年,资中县救助困难职工902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0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3名;提供法律援助40名。
从就业援助到帮扶回访,一系列工作机制在今年得以不断完善。通过完善制度,帮扶网络变得更加健全。资中县建立起县、乡镇、村(社区)、工会联合会、企业帮扶组织帮扶济困网络,逐步形成了日常帮扶和动态帮扶相结合、一般帮扶和重点帮扶相结合、工会帮扶和政府救济相衔接的惠民帮扶工作格局。金秋助学”、“放飞希望,绽放微笑”、“四季送”等一系列具体活动的开展,让一批困难群众得到了实质性的帮助。
资中县总工会还通过强化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深化与社会组织合作、推进企业帮扶站(点)建设、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等措施的实施,使帮扶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帮扶形式变得多样化。
新闻推荐
(记者孙国丞)11月28日,记者从资中县相关部门了解到,为解决特殊群体人员老有所养的问题,资中县采取有效措施,今年新增5241名特殊群体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重度残疾人、独生子女三...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