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晓龙)作为农业大县,资中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助农增收工程、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三大举措,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全县新发展各类特色专业村7个,新增血橙等特色水果面积1.2万亩,新增蔬菜面积1.6万亩,新发展干果面积1600亩,新增特优水产品549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32个,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级示范区称号。建设农产品基地,全县流转土地13.5万亩,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267个、50万亩,资中血橙基地达13.8万亩,以明心寺镇为主的“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骝马镇为主的柠檬基地、以龙江镇为主的核桃基地、以板栗桠乡为主的果桑基地等六大种植基地基本形成。提档升级现代农业园区,抓业主引进和产业提质增效,加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业主9户,流转土地7500余亩,万亩核心区基本形成。
实施助农增收工程——建立农民增收考核机制,落实农民增收工作县委书记、县长负责制,成立了推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资中县农民增收工作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负责制考核办法(试行)》,8个乡镇获考核一等奖。发展家庭农场,在全市率先出台《家庭农场注册登记管理工作意见》,放宽经济类型、企业名称住所登记条件、企业经营范围等方式扶持家庭农场登记。创新发展模式,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产业化运作模式,采取“农企”、“农社”、“农科”、“农超”对接方式,实行家庭农场标准生产、质量追溯和品牌营销。探索农场旅游,探索“文旅融合”、“农旅合一”农场旅游新模式。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91户。实施“五个一”惠农工程,依托一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福元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做强一个生猪产业,扶持发展养猪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1000户,年出栏优质三杂生猪100万头,农民纯收入增加1亿元,养殖户年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全县141户养猪专业大户加入此项工程,实现“零风险、稳增收”。
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北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两河口水库项目以及乡镇集中供水站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水利建设项目5个、新建全域灌溉示范小区2个、农建综合示范小区1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解决农村2.5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启动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群众反映强烈的干线公路改造有序推进,一批通乡通村公路建成通车,农村交通状况逐步改善。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1个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基本完成,建成新村聚居点33个,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1.87万户。启动1个新农村综合体、5个幸福美丽新村和23个新村聚居点建设,其中3个幸福美丽新村、5个聚居点的蔬菜、水产、生猪等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农房风貌效果已基本显现。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五权同测同改”,完成33个乡镇的航测成图、内外业测绘等工作,银山等8个乡镇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财产权、生产要素权入股以及“二次返利”等模式推进土地有序规范流转,累计流转土地13.5万亩。
新闻推荐
培育创业沃土 放飞创业梦想——资中县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纪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作为拥有132万人口的资中县,在创建创业型城市中,通过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改善条件,营造一种鼓励创业、扶持创业的环境和氛围,为创业者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切便利。...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