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不学子猷中夜返欲乘明月向资州——记资州龙水县令范祖禹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3-23 03:27   https://www.yybnet.net/

◇宋国英

提起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作者,人们都知道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其实,蜀中著名文学家、政论家、史学家范祖禹是此巨著三大主编之一,曾为其倾注了15年心血。由于他之前曾任过资州(今资中)龙水县令,虽任职仅3年多时间,可资中人民至今也没忘记他的才华和政绩。

范祖禹( 1041 ~ 1098 ),字淳甫,一字梦 得,成都华阳人,是北宋文学家、重臣范镇 侄孙,宰相吕公著之婿。他从小父母双亡, 由其叔祖父范镇抚育,受到叔祖父的影响, 尤其是孤寂的生活,更促使了他闭门奋发 读书,学识不断长进。嘉 八年(1063),22岁的范祖禹参加殿试,获进士第一名。他学识渊博,被誉为“天下士”,选任试校书郎。次年即治平元年(1064),朝廷派他任资州龙水县(建于隋朝义宁二年)县令。

范祖禹在龙水县任内,勤政爱民,清正廉洁,劝民耕作,为人宽厚简朴,平时不言人过。他忙完政务,仍不忘看书写作,还常到田间地里与老农聊天,了解民间疾苦,观察庄稼长势,关心粮食的收成。龙水县与当时的月山、银山都是资州很小的县,距离州城较远,虽然环境恬静,民风淳朴,但县民缺少文化。于是,范祖禹上任不久就大兴学校,在龙水县城创办了龙水书院,并重金聘请教师。从此,士民皆以读书为乐,一时蔚然成风。尚书都官员外郎、宋初著名诗人梅尧臣(安徽宣城人,“宋诗的开山鼻祖”、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在龙水县城道胜亭题《寄题资州钱固秀才道胜堂》诗赞誉范祖禹兴学校。梅尧臣诗云:“龙川旧山下,高卧一儒生。有室罗经史,无心系组缨”,其意是龙川(龙水县别名)儒生范县令,为兴教育没心思做官。经考证,龙水书院是我国早期的书院之一,它与号称我国“四大书院”的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登封嵩阳书院皆属同一时代。可以说,范祖禹对古代资州乃至全川的教育作了一大贡献的。

范祖禹离任龙水县令后,在京城朝廷,历任过著作郎、谏议大夫、侍讲(皇帝的文史顾问)、国史院修撰、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等重要文官。元符元年(1098)被奸臣所陷贬至化州,病故于化州城西狮子岭南山寺中,卒年58岁。

范祖禹一生著述甚丰,留下《唐鉴》12卷、《帝学》8卷、《仁皇政典》6卷、《孟子节解》、《神宗实录》、《论语说》、《古文尚书说》、《诗解》、《范太史集》(诗文集)55卷等著作。其《唐鉴》12卷,被誉为“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的史学名著,被学者推崇,后世学者尊之为“唐鉴公”。

范祖禹在任龙水县令几年间,遍游资州境内的名胜古迹,写了很多赞美资州风景的诗歌。如《月夜船行入资州》、《资水》、《资州路东津寺》、《送七主薄赴龙水》、《资山》、《醮坛山》、《公馀纪兴》、《资州路月山亭》、《夜直闻御沟声》等,给资中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他的风景诗词中,把古资州的景物描绘得如仙境般的美丽。难怪他在《月夜船行入资州》诗里,用“不学子猷中夜返,欲乘明月向资州”的诗句,来表达他对资州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为纪念先贤,资州龙水县人民特为范祖禹建了专祠。民国时期尚存范太史祠堂及家传碑、龙水书院碑记、龙水县社学碑。龙水县城遗址于2007年经省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资中县城文庙的名宦祠,竖着“龙水县令范祖禹之位”牌位。

新闻推荐

“党员义工日”为群众义诊

近日,资中县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在职党员中开展“党员义工日”活动。广大党员结合自身中心工作和业务职能,在每季度最后一周的周末,围绕“感恩·奉献”、“清凉·友爱”、“温馨·...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学子猷中夜返欲乘明月向资州——记资州龙水县令范祖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