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用心建设美丽资中——资中县创建2013年度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工作纪实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3-31 03:24   https://www.yybnet.net/

交通秩序专项治理、治理城区“五乱”、完善环卫设施、24小时保洁、城市绿化……近几个月来,132万资中人民——

◇本报记者吴晓龙文/图

■ “创建”成为首要民生工程

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是一项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对于民生工程,资中县一直是按照头等大事来抓。

为此,资中县委、县政府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公开承诺等方式,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创建工作思想的高度统一,认识的不断提升,工作的务实推进。成立了涵盖县领导、部门单位、基层工作人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级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定期不定期到重点、难点地段抓督查、促整改,确保问题在一线解决,难点在一线突破,成效在一线显现。县人大、县政协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专项视察,积极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尤其是创建工作把脉问症、建言献策。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中2013年公共财政收入仅 5.8 亿元,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资中县财政直接安排资金近1亿元,用于街道、环卫设施设备购置、建(构)筑物风貌塑造和城市管理等。此外,资中县还拉动社会资金1000 余万元,投入市场升级改造、风貌塑造等工程。将出让城市经营权等收益绝大部分用于创建工作,并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为彻底打赢创建2013年度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这场战役,资中人立下“军令状”——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资中县对各项工作细化分解落实——谁分管谁负责、指标责任部门具体落实。将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指标都分解到县级部门和涉及乡镇,并纳入创建工作专项考核。将县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划分为若干责任区块,实行网格化管理,分别落实各区块包片负责领导、包片牵头单位和具体责任单位,严格实行“任务没完成不脱钩、标准不达标不脱钩、长效机制未健全不脱钩”。

建立并完善“七包”责任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责任体系,切实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责任保障。

资中县构建了三个层面的督查问责机制,即县级领导明察暗访;创建办公室设立督查组督查;整合纪委监察、县目标督查室等部门力量,坚持定期对创建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限时整改督查督办。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公开曝光,限时整改,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千方百计加快创建工作节奏。

■ 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创建”

创建2013年度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是资中县委、县政府的民生工程,也是资中县广大群众自己的民生工程。

“打赢这场战役,要依靠132万资中人参与”,资中县委副书记曹玉书对记者说,创建过程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创建成果让群众共同分享,创建成果巩固依靠群众共同努力。

“创建”的工作思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为迅速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资中县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集中新闻版面和频道资源,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对创建工作、文明卫生、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广告、传单、手机短信,以及组织培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散发相关资料30余万份,切实做到了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墙上有标语、报刊有文章、群众都知晓。

根据不同时段的治理内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集中宣传,深入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进景区、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村庄”的“八进”活动和“五乱”治理等专项行动,组建志愿者文明劝导队、巾帼志愿者入户宣讲队和卫生咨询服务队等,引导群众革除陋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制发了《资中县创建2013年度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宣传方案》,县级领导坚持深入街道、市场、城郊结合部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政策、征集意见;资中县广播电视台开通《船城视点》专题节目,资中县政府网站开设了宣传专栏,《资中宣传》开设曝光台、回音壁专栏,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手机短信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全县群众的意见建议,为科学规划、决策、落实创建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资中县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使创建工作由一项自上而下的任务转变为由下而上的广大群众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

■ 加大投入提升城市品位

在创建工作中,资中县狠抓净化工程,新增协管人员50名,新增1000多名清扫保洁人员,重龙、水南镇还聘请了300名城区低保人员参与县城保洁,做到了清洁不留死角盲区。县城实行24小时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按照构建以白云湖风景区为背景,沱江河绿地为主轴,道路绿化为骨架的城市绿地系统工作思路,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城周绿化、濛溪河沿岸绿化、主要街区行道树升级和城区道路绿化带改造项目等,新增城市绿地4.8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38.5%,人均绿地面积9.3平方米;

投入148万元对资州大道统一店招店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等措施,街道景观形象显著提升;投入79万元完成县城主次干道、主要节点、标志性建筑的亮化工程,新增路灯848盏,亮灯率达98%,资中“四化”形象日益提升……。

城市品位源自细胞工程、基础工作。

总投资约2亿元的县城新区综合体“五馆”主体工程已完工;总投资约4亿元的和鸣大道、凤凰岭西干道、凤凰大道等一批城市骨架道路正加快推进;资中古城今年涉及的磐石大道、北外环线等24个子项目均顺利推进,完成投资8.7亿元;银山镇完成投资2650万元,完成榕树园驾驶员培训基地、高速路出口至场镇绿化带改造等项目建设……。

围绕创建工作刚性指标,资中县狠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污染物等达标排放处理工作。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2%,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9%,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超过30%,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八小行业”排放规范率达9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达100%、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1天、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100%。

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再生资源分解中心一个,建设报废汽车分解中心一个,建成垃圾房(库)、生态处理池、垃圾收集池6000余个,基本实现“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投入资金1460万元,新购洒水车1台、垃圾车7台、高压冲洗车1辆、人行道冲洗车2台、手推车300个、果皮箱(垃圾桶)1348个、勾臂式垃圾收集箱62组,建设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库,县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60%。

资中县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出动执法人员9000余人(次),车辆2800余辆(次),先后开展综合执法行动,城区“五乱”现象明显减少,公共秩序明显规范。治理工地乱象80余处,工地污水规范排放率100%;清理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2160处,拆除、清理、规范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地名牌近1360个;纠正和处罚乱停乱放车辆1.3万余台(次),完善道路标识、标线、路牌等,城市主干道新划黄色标志线1.2万米,增设了红绿灯、电子显示屏等基础配套设施;新增停车位1000余个;拆除违规广告800余处,拆除违章建(构)筑物40000万余平方米。

自创建2013年度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工作全面推动以来,资中县加大投入,深化治理,创新举措,争当示范,全面加大环境治理和示范创建工作力度,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美丽资中“一座有品位的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闻推荐

茶馆设赌场 一年“抽头”数十万资中两男子涉嫌开设赌场罪被批捕

(许永生记者孙国丞)为获取暴利,资中县高楼镇两男子伙同他人,在高楼镇高新街一茶馆里以“推筒子”的方式设立赌场,吸引附近众多人员进行赌博活动。日前,这两名男子因涉嫌开设赌场罪被资中县检察院批...

资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资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用心建设美丽资中——资中县创建2013年度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