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兰萍 文/图
“党群110”
搭起便民快车道
“喂,请问是‘党群110’吗?”1月9日上午10时左右,隆昌县黄家镇政府办公室的电话响起,接线员马孝章快速接起电话,“是‘党群110’,请问有什么事吗?”
“酒厂这里,公路上落了许多石子,车子碾过很容易蹦起来伤到行人,麻烦联系相关部门来处理一下。”马孝章边听边用笔将群众反映的情况记下来,立即联系城管办。接到“党群110”的指令后,城管办主任马军立马联系环卫工人前去处理,自己也迅速赶到现场。
马孝章告诉记者,自从开通“党群110”后,每天能接到20多个群众打来的电话,接到反映后,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前去处理,在三天之内必须向群众答复。如果处理结果群众不满意或者久无回应,将会直接影响该部门的考核。
“‘党群110’好啊,就像报警电话110一样反应快速。”一说到“党群110”,黄家镇螺蛳村6组村民胡开华如此评价道。他告诉记者,以前遇到很多问题都不知道该问谁,尤其是政策上的事情,“现在好了,一个电话就轻松解决了,还不用往镇上跑,可以说是省时省力省心。”
“党群110”究竟是什么,有何神奇之处?
“党群110”其实是连接党委、政府和群众的热线电话“3650110”取其后三位数。过去,群众遇到一些问题,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反映,事情也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及时了解民情民意,隆昌县黄家镇于2011年创新开通了全省首个乡镇“党群110”。
黄家镇“党群110”每天由3个班组轮岗值守,每个班组设3个专职接线员,365天24小时为群众服务……据统计,自2011年10月开通后,接听及处理的群众来电已超过2300多起,处理率达到100%。
如今走在黄家镇,随处都能看到“党群110”的宣传横幅和海报,而“3650110”这个电话号码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地群众说,“党群110”不仅能提供政策咨询,还能调解矛盾纠纷,不仅能进行技术指导,还能紧急救援……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可以找“党群110”。
“职能”下移
构筑便民服务平台
办个医疗保险,天不见亮就要出门,花上半天时间也可能办不好——想起以前办理各种手续时的麻烦,资中县重龙镇杨柳滩村的村民就摇头。
“现在好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医保、低保、计生等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一次性办好。”杨柳滩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家文说。
日前,记者在杨柳滩村村委会办公室看到,这里设置了好几个办事窗口,涉及民政、计生、劳动保障等十余种职能。每周二、五,镇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会到村上便民服务代办点办公,村民想办什么手续,在这里可以一次性办理;不能现场办好的,工作人员就带回单位办好后再给村民。
“我以前到镇上办农保,最快也得花上半天时间,其他事都不能做。”杨柳滩村3组村民吴兴和对在家门口就能办手续表示支持,“现在省时省力又省心。”
不仅村里如此,在重龙镇的各个社区也是一样。1月13日上午,在文庙社区办公窗口边,社区主任黄群有些忙不过来了。“以前社区也会办理一些手续,可是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么具体。”黄群告诉记者,“自从镇上将职能下移后,涉及民生的很多职能性工作都转到了社区,虽然我们更忙了,但居民办事就不用疲于奔波于各个部门,在社区就能一站式办理。”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段春秀1月25日19时许,室外温度不到4摄氏度,资中县罗泉镇小桥村村委会院坝内却热热闹闹:一个简易的舞台上,村民正在表演歌舞;台下几百村民笑得合不拢嘴,歌声、掌声、笑声在这个偏远...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