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小琴 文/图
资中县铁佛镇干坝村地势落差大,是一个“山坡村”。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这里的村民大多以种植果树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随着果品品质的退化,果农根据市场需求,大胆对果树进行了多次品种改良,目前全村600多户果农实现了增产增收。
近日,记者走进干坝村5组看到,山坡上成片的果树挂着沉甸甸的果实,绿油油一片。果农张双财正在给果树喷洒农药。他说:“喷药是为了防止果子掉落、开裂。但在采摘前一个月,就不再打任何药了,以保证果子绿色环保。”
40多岁的张双财是村里果树品种改良后得实惠的果农之一。“换种后,大红袍(红橘)、椪柑、塔罗科血橙的产量更高、口感更好,在市场上很好销。”张双财说,他的土地都种上了果树,共有3亩。“换种前,我们全家所有的劳力都用在了果树上,一年收入也就4000多元;换种后,收入大大增加,去年一年就挣了1万多元。”张双财对改良后的果树很满意。
3组的周亚军也栽种了几亩柑橘。看到记者,她把刚采摘的椪柑、不知火塞到了记者手里,“不知火是村里准备大力发展的新果品,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应该可以吃了,你尝一下味道好不好。”周亚军说,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干坝村的柑橘已成功进行了4次更新换代。目前,塔罗科血橙、椪柑等受到消费者欢迎,也给她家增加了好几千元的收入。
“果品中,大红袍经过多次换代升级,是种植时间最长的柑橘树,‘大红袍\’这个称呼还是清朝乾隆皇帝亲赐的。”村支书尹大成介绍,干坝村有600多户村民,家家户户都种植有柑橘树,其中大红袍最为常见。目前,铁佛镇的鲜果已远销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尹大成说,干坝村村民有种植柑橘的技术基础,根据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村里将扩大果树的种植面积,把现有的200亩不知火增加到300亩。“我们村要以种植大红袍为基础,以发展塔罗科血橙为重点,带动发展椪柑、不知火等果树,最终让干坝村走上产业发展的道路。”尹大成对果树产业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许永生记者孙国丞)资中县太平镇一群社会闲散人员纠集在一起,打出“无限猖狂乱棍打死小鬼”的旗号,疯狂抢劫该镇中学生零用钱数十人次。日前,该团伙三名主要成员已被资中县检察院批捕。张三阳...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7 地方网 版权所有 邮箱:ttykfjmgxr@gmail.com 晋ICP备202200425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