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30年跟拍 用影像留住“乡里人”生活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8-23 15:1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思忆

邛崃水田边用水车辅助灌溉的老农,大凉山里背着柴火的妇女,成都工地上将饭碗悬挂在电线杆上的农民工,彭州“棒棒会”上抱着菜板大声叫卖的小贩……近日出版的一本名为《乡里人》的黑白摄影集,将一些即将消失的四川特色生活方式,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1

“乡里”题材与生俱来

“乡里人这个主题的摄影并非刻意而为,而是从我拿起相机那天就‘与生俱来\’了。”李绍毅告诉记者,他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内江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后,当过乡村中学语文老师,做过乡镇的文教干事,也曾经“下海”开过一家小店……但最终在摄影里找到了人生的乐趣。

上世纪80年代初,还在乡镇做文教干事的李绍毅爱上了摄影。于是,他从30块钱一部的红梅牌相机起步,从函授课程学起,没有钱冲洗照片,就自己花1毛5分钱买来定影、显影药水,在办公室底楼过道的尽头,找木板自己隔出一间暗房来。“我买相机的第一天,就约了儿时的玩伴一起照相。从那一刻起,我的镜头就没有离开过乡野中那些平凡人的生活。”

1999年的一天,李绍毅下班后像往常一样端着相机在老街茶馆喝茶,茶馆对面的炭精画家为了招揽顾客,把大幅的美女像和历代伟人的头像摆在一起,“虽然是无心为之,但是我眼中看到的却是强烈对比下显出的社会开放、时代进步的气息。”正当李绍毅在脑中暗暗构图时,一名红衣少女从镜头前飘然而过,李绍毅没有放过这“惊艳”的一刻,立即按下快门,瞬间就此定格。不久,这张前景虚后景实的《过客》以画面中时代变迁下的沧桑感一举拿下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我们的地球”摄影大赛金奖。

2001年,李绍毅调到省摄影家协会工作后,对农村更有了一种几近乡愁的牵挂,只要一有空便往乡里钻。给老乡拍照,他不仅不会遭到对方的拒绝,而且还能结交到一两个好朋友。问他有什么秘诀,他狡黠地一笑:“把自己当成他们中的一分子就行了。”

30多年间,李绍毅足迹遍及四川各市州的乡村,以乡里人为主题拍摄的照片上千幅,主角或是田间劳作的农人,或是城里打工的农民工,或是一些即将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乡里事物。

2

留住乡村里的川人本色

照片里那一个个乡里人,对于李绍毅来说,就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或儿时的玩伴;而乡里人所反映的生产、生活方式,则是李绍毅忘不掉的昨天。“小时候,家里的田地都是母亲用锄头挖或吆牛翻地,挑秧子去田里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割谷麦就是我身边最熟悉的生产方式。”这么多年后,李绍毅的脑子里仍然经常会浮现老乡们背着竹篓、扛着锄头、挑着粪桶走在田间地头的场景,“春天会有菜花映衬,年轻的姑娘们倘若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便是田园牧歌的画面。”

李绍毅始终认为,四川人的本色在乡村保留得完整些,从那里可以看到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一张2004年拍摄于新津的照片中,一位渔夫在船上用船竿指挥鱼鹰捕鱼。“小时候我住在沱江边上,渔夫除了用渔网打鱼,也用鱼鹰捉鱼。鱼鹰的学名是鸬鹚,成都土话叫鱼老鸦。现在鱼鹰捉鱼很少见了。”李绍毅说。一张2007年摄于资中县城的照片中,一位已80多岁的男裁缝正在神情专注地缝制棉袄。“光顾裁缝铺,老一代人曾习以为常,少年时我的棉袄就是母亲一手缝制而成。而如今,流水线的成衣制造已让量身定做成为故事,裁缝铺子里只有赶场天人多些。”还有一张照片,拍摄于2001年的邛崃乡镇集市上,一位江湖郎中在路边的摊摊上帮一名男子取鸡眼。“过去,像这种取鸡眼、去痣的摊摊在四川很多场镇上都能看到。”李绍毅说。

3

乡村之变让图片来“说话”

随着进城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李绍毅镜头中的乡里人以中老年人居多,然而也有一些年轻人走进他的视线。

“这是我去年拍的一张照片。”李绍毅手中的照片上,一个年轻姑娘坐在称废品的铁秤前望着远方,神情坚定而老练。李绍毅说,那天他在成都金牛区附近闲逛,看到一个收破烂的门面,走进去问路,就遇到了这个20岁出头的姑娘。小姑娘告诉他,她父母是从中江来成都打工的农民,以收废品为业。去年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去公司打工的机会,毅然跟着父母干起收废品的行当。“我很敬佩她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我准备用相机长期记录她的生活,拍成一个系列。”如今,李绍毅和姑娘成了忘年交,“今年春节金牛区举办农民工春晚时,她还邀请我去看她表演节目,她的性格非常阳光。”

李绍毅经常被追问,多年来他所见的乡间生活有无改变,李绍毅选择了让图片来说话。李绍毅有一张得意之作,那是2003年拍摄于通江的一张影像:深夜里,数十名“背二哥”在县城的房产交易所门口熟睡过夜,用背篓当枕头,身上仅搭了一件薄薄的上衣。“看到这个场景,心里特别酸。当这张照片冲洗出来之后,我把它交到通江县相关部门领导的办公桌上。没想到1年以后,该县建起了专为农民工提供住宿的1元一晚的公寓楼房。去年底我再去通江,再也没有见到露宿街头的农民工兄弟了!”

本文图片均选自《乡里人》摄影集

新闻推荐

1200名农村留守儿童有个温暖的“家”

本报讯(刘章伟记者张明海)资中县鱼溪镇利民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杨意先天双腿畸形弯曲,生活不能自理,父母愁坏了。计生部门和学校筹钱请专家为她医治,杨意终于能独立行走。在利民小学,像杨意这样的105名...

资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资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四川味”馋京城2014-04-20 13:23
评论:(30年跟拍 用影像留住“乡里人”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