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资中新闻 > 正文

坚持司法为民 促进社会和谐——资中县扎实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来源:内江日报 2013-08-21 04:49   https://www.yybnet.net/

8月20日上午,记者在资中县司法局办公大厅看到,一位名叫周春英的65岁孤寡老人,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办理法律援助的相关手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资中县把关爱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援助工作当作“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和“实事工程”来抓,坚持“应援尽援”的指导方针,为受援当事人提供及时、高效、快捷、优质的法律援助。

◇本报实习生 吴晓龙 记者 蒋小琴 文/图

构建

“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2005年,资中县成立了专门的法律援助工作机构——资中县法律援助中心,负责全县法律援助工作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和协调。

“资中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创立,对于司法行政系统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整合工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引导法律服务人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严格‘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要求,力求服务群众效能最大化,力求服务群众“八件实事”深入推进,从而构建开放、互动、和谐的警民关系,让群众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感受到司法公正,感受到司法行政工作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一位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近年来,资中县始终把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资中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标,强化职能、整合资源,把党的“司法公正”的和煦阳光洒遍每个角落,有力地推动资中县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发展。

资中县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以来,着力建设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打造“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法律援助工作新机制,全面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成效显著。

截至2012年,累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947件,受援人达3894人,办理法律咨询、代书等其他法律援助的事项12355件,服务受援人群20057人次,为困难群众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近3473万元。

为何资中的法律援助覆盖面如此之广?

经过了解,记者探寻到其中奥秘——“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资中县完善法律援助工作三级组织网络建设,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2007年起先后在全县33个乡镇、8个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1个,2012年5月在全县村(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450个。

法律援助工作主体网络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畅通了法律援助信息渠道和申请渠道,使资中县的法律援助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便捷,为弱势群体维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进一步强化了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职能,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既可向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提出,也可直接向县法律援助中心提出。

申请人向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提出申请的,乡镇工作站及时对申请及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援助条件的应及时报送县法律援助中心审核批准,确保困难群众在一小时内能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帮助。

今年,资中县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任务6个,6月底前已完成3个,预计8月底前将全部建成,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任务2600人次,1~6月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8件(刑事案件 68 件,民事案件130 件),受援396人次,解答法律咨询 1528 人次,合计已完成目标任务1924人次。

打造

“人民调解服务平台”

今年6月3日,资中县突破传统调解模式,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张昆文调解工作室”在水南镇挂牌成立,并开始接受该辖区民事纠纷调解工作。

水南镇位于资中县城南开发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新形势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适应社会管理创新需要,资中县突破传统调解模式,发挥调解员个人的调解经验和调解优势,成立了水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张昆文调解工作室”,调解室属于镇调委会直接管理,接受镇司法所的业务指导,并将所调解的纠纷案件纳入人民调解以案定补,予以张昆文补助。

43岁的张昆文,自2001年9月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调处了在城市新建、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企业落户、邻里关系、商业贸易等领域的大量矛盾纠纷。在工作中总结了多种调解的方法和技巧,真正把大小事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

近5年来,调解民间纠纷500余起,涉及当事人7000余人,涉及金额9000余万元,成功化解了15起持械对峙事件,防止矛盾激化57起,协助资中县人民法院调解疑难诉讼案件33起,调解成功率达99%,所在乡镇5年来无一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无一起群体性事件和涉法上访,有力维护了资中县水南镇的社会稳定。

张昆文本人和所在的水南司法所年年受到市、县表彰,被司法部评为模范人民调解员、调解能手,2010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四川省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资中县水南镇“张昆文调解工作室”的成立,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便利场所,与人民群众拉近了距离,搭建了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提高了办事效率。

到目前为止,资中县已建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513个(其中乡镇调解委员会33个,村级调委会392个,社区调委会58个,行业调委会3个,企业调委会17个、工商调委会10个)。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990件,调处成功2937件,调处成功率达98%,履行2834件,履行率达96%,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实施

“便民措施”助推民生工程

为依法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根据现行司法制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深入开展“警民亲”活动,落实“服务群众八件实事”,建立便民利民工作机制,资中县积极推行法律援助便民措施,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把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城市和农村“低保群众”等弱势群体全部纳入援助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在经济困难程度上,只要当事人月收入“低于当地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即可。法律援助案件事项范围扩大至生命权、健康权、婚姻家庭、抚养、赡养、继承、产品质量、劳动争议等民事纠纷,努力实现“应援尽援”。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段办公,设立公示栏、咨询服务窗口,明确法律援助条件、申请程序、无偿服务原则、监督投诉电话等基本内容,方便群众知晓法律援助办理程序。

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加强与信访、残联、劳动保障、工会、妇联、民政等部门的协作,利用“3·15”消费者宣传日、“全国助残日”、《信访条例》和《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纪念日等,组织开展法律援助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印发宣传材料、接受法律咨询等方式,扩大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

做好法律援助接待咨询。推行对来访人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制度,按照“五个一”(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座位、一条建议)的接待要求做好咨询工作。在接待咨询中对符合范围的咨询事项一次性告知申请程序并指导当事人提出申请;对不属于法律援助范围的事项作出解释说明,并为咨询人指引其他解决渠道。加强“12348”法律援助专线电话建设,提高接待咨询服务质量。

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制作“法律援助惠民服务金卡”一万张,向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零就业”家庭、农民工等困难弱势群体发放,对持有“法律援助惠民服务金卡”申请办理法律援助事宜的,除优先予以办理外,一律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对情况紧急或即将超过仲裁、诉讼时效的案件,可先行受理,后补手续。

建立受援人联系告知制度。法律援助中心在决定给予法律援助的同时,向受援人发放载明其权利义务的书面告知书,法律援助事项为诉讼案件的,告知书还载明法律风险提示的内容。法律援助过程中,及时向受援人通报法律援助事项进展情况。

选择有利于受援人的服务方式。以受援人为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对受援人最有利的方式解决纠纷。贯彻“调解优先”原则,认真执行非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相关规定,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根据受援人的意愿,尽量采用调解等非诉讼方式结案,以减轻受援人诉累。严格确定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标准,合理规范补贴,保证了非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受援人。

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按照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的要求,保证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在援助前、援助中和援助后各个环节强化办案质量管理,实行全程跟踪,重点督办重大疑难案件等。加强培训工作,提升队伍素质,促进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提高。

主动接受受援人和社会监督。通过结案材料审查、当事人填写“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调查表”等形式,对案件进行跟踪、回访、评查,设立投诉电话,公开网络邮箱,规范投诉处理反馈,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服务体系。

新闻推荐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在内江市调研时要求继续保持追赶跨越和 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杨松柏等陪同

(记者王征)8月22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冒着高温酷暑,深入内江市资中县、内江经济开发区、内江新城中心组团,实地调研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政务中心和...

资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资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坚持司法为民 促进社会和谐——资中县扎实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