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民政救助政策宣传
发放救助物资
近年来,威远县民政救助工作聚焦脱贫攻坚,聚焦困难群众,聚焦群众关切,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一系列社会救助制度,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努力撑起“民生保障伞”。
◇本报记者 蒋金凤
结合脱贫紧衔接,多措并举保兜底
近年来,威远县结合实际情况,多措并举保兜底。
在精准保障救助方面,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在扶贫开发中的兜底作用,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将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对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家庭,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
细化管理对象。完善农村低保家庭贫困状况评估指标体系,以家庭收入、财产作为主要指标,同时适当考虑家庭成员因残、患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因素,综合评估家庭贫困程度。
共享信息资源。与扶贫部门加强沟通,共享农村低保、脱贫农村低保对象名单等相关信息。
2018年,全县有低保贫困人口3871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3.5%,农村特困贫困人口560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96%。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近年来,总有一股暖暖的民生情怀支撑着困难群众走过昨天、走向未来;总有一种感恩之情激荡于心中,鼓舞大家好好生活、明天会更好!
这感恩,源于不断完善低保管理体系,源于持续完善特困供养制度,源于深入开展临时救助工作,源于率先使用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
威远县民政局不断完善低保管理体系。建立了城乡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对低保对象所有家庭成员的房产、车辆、经济收入、就业情况等逐一核查,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每年走访低保家庭200户以上。
优先制定低保近亲备案制度。切实落实“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等违规现象。坚持“两公开一设置一鼓励”,即公开保障结果,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鼓励群众代表担任低保工作监督员。
建立低保对象兜底台账。实时掌握兜底最新情况,综合考虑群众基本生活标准、财政保障能力、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等因素,科学制定农村低保标准,确保每年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国家扶贫标准。
全面使用“一卡通”支付系统。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威远县及时使用 “一卡通” 将民政资金发放到民政对象社保卡中,保障了资金到户到人。近5年,新增农村低保1249户、2063人,取消13267户、15023人;新增城市低保 1357户、 1642人,取消4550 户、7663 人。
持续完善特困供养制度。近5年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更加完善,救助供养工作有序推进,实行了“应保尽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按时足额累计发放救助供养金1.2亿元。开展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工作,保障和维护特困人员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真正实现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日常和生病期间有人照料,累计发放照顾护理补贴500余万元。2014年~2017年投入资金 9000余万元,新改扩建敬老院9所,新增床位1648 张。全面开放20个农村敬老院,为特困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深入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对遭遇各种急难情形致使家庭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情况比较危急的困难群众开通救急难“绿色通道”,“第一时间”给予有效救助。同时,启动应急救助程序,对情况紧急、需立即救助的可先行救助,事后按规定补齐相关手续。近5年,全县对7738户困难群众实施了一次性临时生活救助,共计发放救助金1505.3万元,户均救助水平达1945元。
率先使用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自2009年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平台开通以来,威远县率先使用并保持着良好、有序的运作,有效简化了救助对象享受救助的程序。2018年“一站式”结算平台升级,适用对象从原来的农村救助对象扩大到城乡救助对象,实现救助对象全覆盖、无缝对接,将“一站式"救助人次占全年住院总救助人次比例提高到90%以上,进一步为救助对象享受医疗救助提供便捷。
政策宣传广覆盖,提高群众知晓度
威远县民政局制作通俗易懂的“社会救助宣传单”和宣传手册,将宣传资料发放到户,并在村、镇公示栏进行张贴,落实救助政策。紧紧抓住全县“预防艾滋病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契机,采取现场解答等方式大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威远县民政局还充分利用乡镇逢场日在街道、人口密集的地方通过接受咨询、主动宣讲、现场答疑等形式,普及城乡低保政策的意义及程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激发群众参与低保监督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威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落地落实政府采购政策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威远县分中心按照"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截至8...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