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水清在作画。
余水清的山水画。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文/图
余水清是威远县新场镇丰田村农民,也是一位画家,其画作远赴德国、日本等地参展,作品被广泛收藏,还登上了亚洲新闻周刊。他立志要用画笔留下祖国每一座文化名城的风姿。
自幼爱画
2月10日,笔者到威远县新场镇丰田村采访了余水清。余水清1971年出生,4岁开始就用母亲煮饭后熄灭的木炭在墙上、石头上、坝子里乱涂乱画。父母叫他别乱画他不听,只好由他去。后来村里的长辈们发现这娃儿竟然越画越好看,都夸他有出息!
村里的一位教师送给他一支画笔和一本画册,画册上是水浒梁山108将。余水清爱如宝贝,一有时间就临摹画册上的人物,用了一年工夫就把梁山108将像模像样地画了下来。母亲也为他自豪,还把这108将整整齐齐地贴在了墙上,现在都还依稀可见。
这以后,他绘画的兴趣越加浓厚,痴迷到了站坐都在画,树枝、木炭、石灰块、石子等都是他的画笔。见到哪里有画,他就得琢磨半天,研究画的构图、配色、画风等技法。本来考上高中应该用功读书,可他却把心思集中在了画画上。母亲说:“你不用功读书,就回家种地。”他回答说:“种地就种地,我只要能画画。”
拜访名师
18岁那年,他听说本镇老场村有一位叫刘光璧的老先生画画很有名,便跑去拜师学画。可是,刘老先生却说自己年过70,岁数大了,不再收弟子。余水清就在刘老先生门前长跪不起。跪了一天刘老先生没理他,第二天他又跪了一天。虽然跪得腿脚发麻发软,膝盖如扎针般痛,刘老先生照样没见他。第三天他照样忍痛长跪。跪到太阳快下山了,刘老先生实在不忍心,亲手将他扶起,答应收他作了徒弟。从此他便一边种地一边向刘老师学画。
界画这种画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隋唐时期颇为时尚。界画融入了界尺、水墨、传统工笔画等多种作画特点,作画对象和内容主要是绘制建筑物,配以山水人物,属中国传统山水画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要求非常严谨,所以研习的人少,不像其他画种那么盛行。
余水清一丝不苟反复临摹学习清代界画大家袁江、袁耀的作品和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等。为了学好这一基本功,他走遍了全国大部分的古城古景写生,学习古建筑,把实物与艺术相融合,从临摹中研究、融会贯通,探索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画艺的精髓。在无数次临摹中体会“吴门四家”和沈、文、唐三家的绘画特点,读懂其中的细腻和真实,掌握历史悠久的山水画技艺,最终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学有所成
1992年,余水清的《咏松图》赴日本参展,被日本国家画院收藏。2005年,他创作的界画开始出现在了国内外的各大画展上,被国家级画院或省市级档案馆等收藏。
四川省书法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肖志新评价说:“余水清不但继承传统绘画技巧画界画,而且还把现代的山水技法也融入到了他的绘画当中,使整个画面更灵活更生动,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界画的工匠精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武海成也对 他 古 今 结合、推陈出新、敢于驾驭大场面的精神和能力给予了极高赞赏。
“一个人做一项事业就要坚持,这样才能有所作为。”这是余水清刻苦钻研界画和各类绘画的动力。因此2010年,他启动创立了“中国城市山水画卷传世工程”,要把全国所有有文化价值的城市都画下来,存留于世。因为一些建设难免改变古建筑面貌,如果不以画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就没法寻根觅迹。余水清从2008年开始创作大型画卷以来,已创作《遂州十二景》《韶山春晖图》等18幅城市山水长卷,每一幅都在10米以上。其中《天彭古蜀源》长18米,《天下蜀道图》长36米。
余水清正在漫长的时间考验中,精益求精创作着一幅幅高质量作品,用画笔不断描绘着祖国之美。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毛春燕李弘)近日,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联席会议2019年第一次会议在内江市召开。会议通报了内江自贡同...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