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专车送回家 设宴洗风尘 威远“关爱服务农民工平安返乡过新年”活动侧记

来源:内江日报 2019-01-30 07:37   https://www.yybnet.net/

登上专车的农民工

镇干部前来接农民工回家

参观新村

设坝坝宴为返乡农民工接风洗尘

◇本报记者 高波 刘科志 文/图

1月28日下午4时许,在深圳务工的38名威远籍农民工和11名内江其他县区农民工一起,乘坐由威远专程派出的“农民工返乡专车”顺利返乡。

这一次跨越千里的迎接,承载着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深切关爱。令威远籍农民工们感动的还不止于此,在他们抵达的当天,威远县委、县政府还专门设宴,摆上满满的“家乡味”,为他们接风洗尘。席间,县领导与他们亲切交谈,并为他们送上节日“大礼包”。

远行千里,

只为接你回家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年50岁的威远籍农民工许波,已独自在深圳务工好几年。他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他都要回家,因为老婆和孩子在家等他,离春节越近,回家的心情便越发迫切。

而在归心似箭的迫切中,许波又总会感到烦恼,因为返乡的车票太难订了!直到几天前,他都还在为“抢票”而焦虑。让他压根没想到的是,今年,威远县委、县政府竟派出专车不远千里前来深圳接农民工返乡,他的妻子得知这个喜讯后,在家乡帮他定了返乡专车的位置,这令他兴奋得一夜难眠。

登上这辆满含温情的“返乡专车”的农民工中,不少人有着和许波相同的经历与感受。黄荆沟镇坭河村村民龙元彬告诉记者,他夫妇二人在深圳务工已20多年,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回家看望老人和孩子,每次抢票的经历也都令他们记忆深刻。这次可以乘坐由家乡政府派来的农民工返乡专车回家,还真说得上是破天荒第一次。

1月27日早上7点过,龙元彬和妻子以及同在深圳打工的女儿、儿媳一家四口便早早地来到了深圳市坂田客运站,等待着那辆挂有“深圳—威远”牌子的大巴车——他们生怕赶不上这趟回家的车。

“以前每年排队买票都要排很久,有时候根本就没票了,很恼火。”龙元彬告诉记者,他们上班的工厂放假都是临时通知,因此他们没有办法提前购买火车票。

“今年一来就坐到车了,也没排队,真是太好了。”说起这么多年坐车的经历,龙元彬夫妇感慨道,“国家对农民工的照顾越来越细致,家乡党委政府想得真是太周到了。”

这趟专车,有座位55个。威远县经科局干部吕尚蔚和威远县人社局干部黄宇是这趟专车的随车工作人员,1月25日,他们便随车从威远出发前往深圳,一路上,他们始终牢记县领导的再三叮嘱——“一定要为乡亲们做好服务工作。”

“各位乡亲,我们将负责这趟行程中的相关事宜,大家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来找我们!”大巴车启动后,吕尚蔚和黄宇就返程安排向大家作了介绍。当得知一路上不仅有工作人员照料,可以吃到热饭,回到家乡还有欢迎仪式,县里还特地准备了“坝坝宴”,吃完饭还将派车把每个人送到家门口,大家不禁高兴地欢呼并鼓起掌来。

在车上,工作人员还向大家发放了资料,介绍了内江市开展返乡创业“回家工程”的相关政策及关心关爱服务保障农民工工作情况。

设宴接风,

浓浓家乡味 深深家乡情

28日晚,威远籍农民工顺利抵达威远后,县委、县政府在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设宴为返乡民工接风洗尘。

10桌坝坝宴,桌上酒菜齐备全是家乡味——威远羊肉汤冒着腾腾热气,配以精心调制的蘸水;一道回锅肉,是用本地蒜苗炒的,那叫一个香;“烧白”“香碗”“甜渣肉”满满的春节味道;“威远大头菜”更是脆生爽口……每一道家乡菜,都是精心准备,饱含家乡党委政府对威远籍农民工浓浓的乡情关怀。

“还是家乡的菜最好吃!”“就是这个味道,这是家的味道!”席间,不少人一边吃一边感叹,家乡党委政府为农民工考虑得太周到了。

农民工代表王明礼告诉记者,在外打工的这段时间,他时常想念家乡的口味,尽管当地有一些四川馆子,但吃起来却总感觉不那么“正宗”。今天回到家乡,终于吃到久违的地道家乡菜,他心里感觉很踏实很温馨。

龙元彬也说,他在深圳的工厂里就是负责厨房事务,尽管炒了很多年川菜,可还是觉得回家吃到的川菜更好吃。在他看来,漂泊他乡,心却始终在家乡,“这就是‘家乡味’,这是只有在家乡才能‘起锅’的味道。”

乡音温暖心灵,乡情振奋人心。返乡农民工接风宴上,威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与返乡农民工们同席就坐相谈甚欢,他们倾听农民工打工故事,感受农民工在外的艰辛与不易,也积极地向农民工介绍家乡的政策措施以及巨大变化。参加晚宴的民工们纷纷表示,这些干部都没有一点架子,就像邻里乡亲让人觉得亲切。

席间,县领导还向农民工们发放了慰问金,表达了节日的祝福。

感叹变化,

回乡创业心更切

1月28日下午,在粤务工的威远籍农民工们回乡后,还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乘车前往威远乡村振兴的典型村——高石镇禾丰新村和向义镇四方村参观,切身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禾丰新村,农民工代表们刚一下车,便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拍个不停,呈现在大家眼前的禾丰村已经摘掉了“穷帽子”,如今是一个礼俗文化、耕作文化、酿造文化浓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村,处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一年多来,村里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目前,禾丰村正在奔康路上大步迈进。”高石镇党委副书记高恒不无自豪地向农民工们作介绍。

听完介绍后,现场一名农民工立即向高恒咨询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站在记者身旁的高石镇返乡农民工曾莉萍也告诉记者,家乡的变化太快了,她也很想回来创业。

“这里环境真是太漂亮了!”随后,农民工代表一行又来到了向义镇四方新村,眼前白墙青瓦的小洋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瓜果蔬菜绿意浓郁,大家一边走一边拍照,感叹这里巨大变化的同时,也为威远各级各部门的付出点赞。尤其是听说这里的无花果产业享誉全国,更是令他们感叹不已。

“看到了家乡的变化,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前景。坚定了我回乡投资创业的信心。”返乡农民工纷纷表示,这次返乡之旅,让他们了解到各项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有家乡创业政策作后盾,他们更有信心,其中多人表示已打算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威远县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记者徐静全媒体记者刘科志)1月21日,记者从威远县环保局获悉,威远县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推动空气质量改善。2018年,威远城...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专车送回家 设宴洗风尘 威远“关爱服务农民工平安返乡过新年”活动侧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