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展示
农民工李燕(左)在创作烙画
慈花村农家书屋
内江北站为返乡农民工送上饱含祝福的春联
农民工李军录制央视拜年节目
◇全媒体记者 李静 文/图
文化扶贫,扶出百姓幸福生活。辞旧迎新,甜城处处散发着浓浓年味。
近年来,内江市深挖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健全基层服务网络,加强文脉保护传承,推进乡村振兴、文化进乡村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11个、村文化室1248个、农家书屋1649个。
年终岁末,外出务工游子返乡,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感受“农民工之家”的墨香氛围;内江市政协书画院、内江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大千铁路书画协会、内江市文化馆等多次组织送文化下乡;农民工征文比赛正在进行,农民工书画展频频举办,文化扶贫更扶志,墨香浸润村民心田,农民工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新春送“福”,迎返乡游子
1月21日,2019年春运第一天,成渝高铁内江北站喜气洋洋。“一帆风顺吉星照,万事顺利福临门”“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在成都铁路局内江车务段与大千铁路书画协会共同组织的“送万福·进万家”活动中,返乡农民工收到了一副副墨香浓郁的对联,这一个个真挚祝福,为他们回家的行囊又增添了一份礼物。
春运送福活动仅仅是内江市关爱农民工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内江市送文化下乡活动硕果累累:返乡创业农民工投身文化事业,农村读者增多,农民积极参与戏曲、广场舞等文娱活动等,让乡风更文明。
2018年12月,“农民工阅读月”在市中区永安镇尚腾新村启动,“关爱农民工八大行动”进一步深入千家万户,送书画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活动遍地开花,农村文化氛围日渐浓厚,农民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2019新年伊始,内江市文化馆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化惠民活动走进资中县骝马镇五福村等村落,为村民送对联、送“福”字,让回乡农民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社会温暖。
1月,内江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近20位老年书画家到威远县碗厂镇双石村和隆昌市柏树村等地,为村民书写春联、福字,免费给60户村民照了全家福,向威远县碗厂镇和碗厂镇双石村赠送装裱精美的书画24幅,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
双石村村民王淑华今年76岁,家里四世同堂,为拍“全家福”特地穿了新衣服,还抱着曾孙一起拍。
“满意,高兴。”家中的后辈打工回来,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王淑华表示很欢喜。“全家福”现场打印,不少村民拿在手里看了又看,爱不释手。
2018年,内江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在全市20个镇(村)开展了“我为脱贫攻坚出份力”文化扶贫活动,共向贫困村、贫困户、乔迁户、危房搬迁户赠送书画、摄影作品1984幅。2019年,内江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还将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并与在外农民工建立联系。
在关爱农民工活动中,各个县(市、区)的文化活动毫不逊色。
以威远县文广体新局为例,今年1月—2月,他们将以“情系农民工 文化暖人心”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包括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送到重点镇、村;开展送春联、送“福”、为村民拍摄“全家福”活动等。
戏曲进村,扬中华国粹
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舞。川剧、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展示着国粹魅力。2018年初,内江市川剧团积极下乡推动川剧发展,并新招收了学员,让川剧资阳河流派后继有人。
新年伊始,在内江市川剧团的带领下,市中区川剧协会、东兴区川剧协会等团体走进乡镇,丰富农民的娱乐生活,为农村增添了热闹风景。
1月14日,2019年内江市川剧团送戏进乡村(社区)展示活动来到白合小学,为附近居民带来了精彩川剧表演。
《拜新年》《五台会兄》《迎贤店》等经典折子戏以及川剧绝活“变脸”,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好久没看川剧了,真希望以后多来演出。”观众邓女士表示。
“这次活动是内江市服务关爱农民工八大行动之一,旨在丰富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内江市川剧团副团长徐敏表示。
目前,2019年内江市川剧团送戏进乡村(社区)展示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除了白合小学,还将走进东兴区双桥镇等地,大力传承和弘扬川剧文化,为农民工送上新春祝福。
同时,围绕打造“百姓大舞台”“公益大讲堂”“书画大展场”三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内江市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00余场次,直接服务群众近100万人次,初步形成了“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戏看、季季有比赛、年年有品牌”的群众文化活动新常态。
展示自我,圆文艺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为了让农民有展示自己才华、实现文学梦等文艺梦想的机会,内江市积极开展“内江农民诗书画作品展”“农家书屋·实现梦想”农民工征文大赛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农民工积极参与。
1月17日,第二届“读经典·品国学”读者座谈会在大千酒店召开,内江市诗人、学者、读者代表等近60人参加。
“读经典·品国学”征文活动从2017年初开始启动,两届共收到2000余篇投稿,作者有来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也有社区居民、农民。他们创作的作品各有特色:有从《论语》中领悟“君子”含义的文章,有夜读《资治通鉴》产生浓厚兴趣的心得,有手捧《诗经》诵读百遍后衍生的丰富情感……
最近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中,内江市一百多件作品参赛,包括文学、歌曲、书法、美术、摄影等类别,不少作品创作者为农民。
周英德出生于1972年,资中县明心寺镇新塘坊村人。这次大赛,他的参赛作品是诗歌《在火车上,我用文字勾勒母亲的轮廓》,这是他用手机一字字打出来的。
周英德在外务工20年,经常全国各地运送货物,一年只能回家乡一两次。
“我初中学历,小时候语文成绩也不好,后来受到家乡人熏陶,开始接触文学。”周英德说。
周英德喜欢写诗歌、散文,2018年1月5日,他的诗歌《与罗泉对话》荣获“千年龙镇——罗泉”主题征文三等奖;2018年11月23日,他的诗歌《我从夜里取出自己》荣获“首届内江文学奖”三等奖;2018年5月10日,他的诗歌《小雪》在芭蕉井内江农民工诗书画展上展出。
“再过一个星期我就回内江了,到时候一定去展览馆看看新展品。”周英德说。
在内江市,像周英德这样热爱文学的农民工不少。农民女诗人邬霞以作品《吊带裙》闻名圈内、农民画家张长元擅画牡丹花、农民画家黄树祥画《群仙祝寿图》活灵活现……农民工的作品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饱含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渴求,对农村和农民的赞美。
在内江,还有一个由50多位农民组成的农民书画家协会,覆盖凌家镇、永安镇、伏龙镇等11个乡镇,年龄最大的九十多岁,最小的仅十余岁,其中不乏在外打工农民,网络软件是他们交流诗书画心得的平台。协会成立33年,每年都会举行文化活动,菜花节、葡萄节,他们去赋诗歌、写书法、画画,每季度最后一个星期六还要举行团体活动。
资中县板栗桠诗书画社成立也已有三十余年,成员多为农民,目前有130多人,大部分在外打工。这些年,该社举办了许多次展览,《板栗一枝》是他们的内部刊物。
社团内人才辈出,社员爱好广泛:板栗桠镇板栗桠村3组崔文东是书法、篆刻爱好者;板栗桠镇郑家沟村2组李晓荣是诗歌爱好者,兼《板栗一枝》撰稿人;板栗桠镇利民村6组张昊是诗词、书法爱好者,其书法作品和诗歌在全国各地展出,并自印有《张昊书法选集》……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由于当地农民注重对文化的挖掘,板栗桠镇在2014年被评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现在,板栗桠农民诗书画社社员中有县、市、省级诗词楹联、书法、美术等协会会员23人,其中不乏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的农民。
返乡创业,助乡村振兴
1月8日,李军等人代表东兴区返乡创业团参加央视二套全国拜大年录制,节目将在过大年时播放。在创业的同时,音乐梦想伴着他一路前行。
李军出生在东兴区高梁镇慈花村,2005年外出务工。2018年,他返乡成立内江炭农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种植的水果约有20种。
怀着对家乡的深情,李军创作了歌曲《慈花村》作为慈花村的村歌,受到许多人表扬,并被广为传唱,他自己也多次在活动中演唱此歌。爱好唱歌的他,已有多首原创歌曲,如《追梦》《理想燃烧》《姿态》《绿水青山》等。
李军感触良多:“返乡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感谢东兴区政府、高梁镇党委、慈花村支委的大力支持,我将为振兴家乡而努力奋斗!”
在慈花村,像李军这样的脱贫户不少,他们不仅从物质上脱贫,更从精神上脱贫。
慈花村村主任郑建华告诉记者,慈花村2018年退出了贫困村,现在,村里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健全,能够较好地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村里原来将近一半的村民外出打工,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少农民工返乡创业。文化设施的不断改善,村民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市中区伏龙镇牛角田村,得益于内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安烙画,部分外出务工者纷纷回乡创业。
在牛角田村,600平方米的农民烙画艺术馆为各地烙画大师和技艺人员搭建展示新作、信息交流和弘扬烙画文化的平台,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在市、区文化部门的关心帮助下,牛角田村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四好村创建”时代脉搏,全面启动“文化兴村”“非遗扶贫”计划,陆续建成牛角田村幸福美丽文化院坝、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成立了市中区汉韵烙画农民专业合作社。
34岁的李燕就是合作社的获益者之一。
李燕是牛角田村的一名留守妇女。2017年烙画培训班一开班,她就积极响应,认真学习。从素描到国画再到烙画,她的烙画功底越来越扎实。
在李燕的刻苦练习下,她的创作手法越来越娴熟,作品得到了更多人认可,参加了许多展览,也在合作社内承接了不少订单,“我到尚腾新村和芭蕉井展览馆参加过展览,也给一些农业基地做过烙画,现在单子越来越多,常常加班到很晚。”李燕告诉记者,如今,在外地打工的丈夫回到家中,会帮自己制作烙画,工作轻松,收入也可观,这比她之前做家政要好得多。
如今,培训班已经吸引许多在外务工农民回乡报名。
为做好服务保障农民工工作,一个叫“内江农民工之家”的微信公众号于今年初正式上线,致力于为内江农民工提供创业、就业、证照办理、子女入学、廉租房等方面的服务。
狠抓建设,实现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市通过公共文化设施的科学布局,实现城市、乡镇、行政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目前,全市111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建有固定电影放映点83个,村文化室1248个、农家书屋1649个、社区书屋275个、小功率无线数字电视转播台56个、建有广播“村村响”1584个;19309个自然村全部实现电视“村村通”,每年组织放映农村公益电影近2万场次,成功创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16个,基本实现了镇有文化站、村(社区)有农家(社区)书屋,户户能听广播、看电视,人人能读书看报、看电影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设施建设。
市图书馆、隆昌市图书馆、威远县图书馆,按照统一编目、统一管理的原则,分别在学校、乡镇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建成了24个图书馆分馆;隆昌市、东兴区、威远县采用“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个服务点”的模式共建设文化馆分馆5个,可延伸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的功能;为每个农家(社区)配备了科技、少儿等六类书籍,共292.9万册,可为农村绝大多数群众提供阅读条件。
市中区永安镇马家寺村农家书屋先后获得了“省级示范农民夜校”“全国文明村”等荣誉。
农家书屋建成之初,乡亲们基本没有读书意识,为此村里提出“富不读书是暂时富,穷不读书要永远穷”的理念,从转变读书观念入手,通过入户、摆摊、召开村民院坝大会等进行广泛宣传,把书籍带到农民家中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乡亲们认识到书籍的作用,开始有针对性地来查阅书籍。村里先后组织开展“种植能手”“致富明星”评选,举办“我的书屋,我的梦”比赛和“美丽乡村,美在阅读”等活动,成立“农民书画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村上还根据村柠檬和葡萄种植特色,开办“两校三厅四基地”的农民夜校,开展学用结合实践培训,提高了村民的学习积极性。
现在,村里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全村最有人气的地方。走进书屋,书架周围挤着前来找书、看书的村民,他们来这里交流技术经验、探寻问题答案、丰富文化内涵、寻找生活乐趣。
在威远县,山王镇风桠村被打造成“壁画村”。“壁画村”一出现就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外地游客前来游玩,这里农村建设与艺术相融合,村庄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提升,村民的致富信心也得到增强,拥有79%森林覆盖率的村庄呈现出一派生机。
“这18组壁画是到成都请专业人员创作的,于2018年11月底完工。”威远县风桠村党支部书记淡平介绍,打造“壁画村”是按照镇党委、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结合风桠村丰富的森林资源,骡马古道、风桠寺、传说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壁画形式展现的农耕文化、森林文化和田园风情,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种植养殖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
文化扶贫更扶志,温暖农民工行动在继续。
接下来,内江市还将开展示范农家书屋创建活动,组织好评选、送书下乡和出版物联展活动;开展讲座,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培养新型农民,全力打造新型农村;在农民工集中地,完善农民工阅读室,广泛开展向农民工送书活动,帮助农民工掌握实用技术、法律维权等文化知识,让广大农民工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新闻推荐
(刘碧记者徐静)1月9日,记者从威远县连界镇获悉,自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连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