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实现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来源:内江日报 2019-01-07 08:13   https://www.yybnet.net/

大货车静待蔬菜装车,运往外地市场

◇全媒体记者 黎涛 文/图

缺乏支柱性产业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但近几年来,威远县向义镇等地的农户在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只管安心种蔬菜,不愁销路,腰包鼓起来了,心里也乐开了花。而通过严格管理、开拓创新,专合社的牌子也越来越硬,近年来先后被授予“省级示范社”“市级示范社”等荣誉称号。在2018年12月召开的内江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获评内江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

1月3日,记者来到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只见一个个蔬菜大棚铺展开来,连绵不绝。走近一看,菜农们有的修根育苗,有的准备农资……在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里忙得不亦乐乎,真应了那句俗话——农家少闲月。

“现在不用担心销路,村民可以放心大胆地备农资、种蔬菜,放在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余家林说,现在只要农民有蔬菜,专合社就会帮着销售出去。

据了解,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向义蔬菜产业化基地为依托,由四方村、水口村、向万村、大山村等村的25名蔬菜生产经营户于2012年12月24日发起并创办的,主要围绕当地蔬菜产业提供服务,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

自成立以来,专合社的发展也曾经历风雨挫折。余家林说,2013年,因为菜贩压价、定位不合理等原因,专合社净利润只有两万余元,这让他这个“掌舵人”一度陷入了苦恼。

一方面是菜价“贱”,另一方面是无法满足大的蔬菜经销商的需求——问题已经摆在面前,该采取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必须走市场,并且要让大的蔬菜经销商入股,这样既能够实现‘规模效益’,又能让菜农增收。”余家林说,拓展市场是关键,2014年年底,由专合社成员、大蔬菜经销商、农资公司代表等组成的股东会议召开,会议通过的内容为专合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专合社积极与外界联系、带团队“走出去”考察,开拓了湖北武汉、湖南长沙、贵州贵阳、重庆、四川成都、宜宾等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最大程度地解决了蔬菜销售的难题。这也打破了小摊贩和一部分蔬菜经营商压价的困境,为菜农们每亩地增收1500-2000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菜农们的后顾之忧,达到了“菜农增收”的目的。

此外,在做好销售的同时,专合社还制定了严格的蔬菜质量管理制度,严禁专合社成员使用高浓度、高残留的农药,定期对蔬菜进行农药残留物检测,让优质、绿色蔬菜进入市场。这让专合社广受社会好评,吸引了不少外地蔬菜商前来收购蔬菜,专合社的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截至去年年底,专合社共有成员218户,带动了向义镇、新店镇、界牌镇、新场镇等地500余户蔬菜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蔬菜销售量达15000吨,单日最高蔬菜出货量260吨,2018年专合社蔬菜销售收入上千万元,实现利润24万余元。

2018年9月,威远县现代农业物联网项目落户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再次为专合社发展指明了方向——扩大经营范围和拓展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实现再次升值,进一步促进菜农增收致富。

望着蔬菜种植基地内一片繁忙景象,余家林说,目前专合社主要是以蔬菜质量安全为重点,全力打造“绿色蔬菜”品牌,把品牌做大做强,实现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新闻推荐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

本报讯(记者钟灏)2015年10月、11月,本报曾连续报道过身患神经母细胞瘤孩童胡帅的不幸遭遇,社会各界的爱心援助也源源不断地涌...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实现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