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身残志坚,勇当致富带头人——走近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返乡创业者刘小康

来源:内江日报 2018-08-14 07:37   https://www.yybnet.net/

◇全媒体记者 黄俊钦 文/图

身残志坚,他身患残疾却心存高远;

追逐梦想,他立誓回报并振兴家乡……

“这个娃子,是咱村的骄傲!”在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提及6组村民刘小康的名字,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不吝赞美。刘小康于今年返乡创业,打造出一个家庭缝衣作坊,并倾其所能提供就业岗位、传授缝纫技术,带动周边村民创业就业、共同致富奔小康。

爱人生:

绝不向命运低头

“嗒嗒嗒……”8月13日清晨,寂静的兴家村内,回荡着一阵清脆的缝纫机声。循声而去,记者在6组的村道边,见到一座占地近1亩的家庭缝衣作坊——这便是刘小康一手创办的产业。

作坊内,50台缝纫机整齐摆放,30余名女工正坐在各自的工位上,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这块布要缝紧实点”“这里要收好尾”……此时,刘小康正忙碌着,向新来的女工传授缝纫技巧。

而就在此时,记者注意到他的左脚与常人不同,走起路来有点内拐。“他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四级残疾。”一旁的王桂兰说,“尽管身患残疾,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比任何人都敢追逐梦想。”

何出此言?时光回溯到1990年——

这年,18岁的刘小康与本村的同龄人一样,抱着改变命运的理想远走他乡,先后到浙江、广州等地打工。10年间,他从事过电工、服务员等职业,但都因腿脚不便,多次被辞退。

“他们说我是瘸子,干不了重活,不敢长期留用我。”尽管在外四处碰壁,妻子也一次次劝说他回家,但刘小康从未气馁,“我告诉自己,不学到一门安身立命的真本事,就绝不回去。”

爱学习:

勤奋刻苦逆人生

说到做到!2008年,刘小康在成都一家缝衣厂找到一份缝纫学徒的工作。“他们都说我腿脚不行,那我就扬长避短,证明自己的‘手上功夫\’比任何人都好。”

所谓笨鸟先飞。做学徒期间,刘小康将勤奋刻苦的劲头发挥到极致,不仅每天做工10小时以上,还利用业余时间,向前辈请教并钻研缝纫技术。1年后,他的缝纫技术突飞猛进,被提拔为厂里的技术管理人员。

然而,正当事业处于上升期时,2009年,刘小康突然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作为家中独子,他毅然辞掉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赶回老家,为母亲养老送终。

没有稳定的收入,加之高额的医药费,刘小康的家境每况愈下。2014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扶持我家脱贫,政府送来了鸡、鸭、兔及无花果苗、时令蔬菜等农产品,鼓励我发展种养殖产业。”

政府的“雪中送炭”,让刘小康看到了希望,他再次立志,“响应脱贫攻坚号召,争做家乡‘致富领头雁\’,以回报家乡、振兴家乡。”

为实现这一目标,刘小康将勤恳刻苦的“爱学习”习惯延续下来,不惜拿出仅有不多的积蓄,到县城里购买各类种养殖类书籍,并废寝忘食地钻研。

王桂兰说,有一次,刘小康的兔圈爆发瘟疫,为向相关部门寻求解决方法,他拖着不便的腿脚,一天往返县城三次。“晚上,他还拿着书,通宵值守在兔圈,时刻观察病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下,刘小康最终靠种养殖业改善了家境,并于2015年成功脱贫。“先天缺陷无法弥补,但他懂得靠勤奋刻苦改变命运,不仅学到了真手艺,还养活了全家,是兴家村当之无愧的‘家庭能人\’。”王桂兰说。

爱社会:

心系家乡助振兴

“没有家乡的养育、政策的扶持,哪会有我的今天……”知恩图报的刘小康,渴望有朝一日,能回报家乡、振兴家乡。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想出一条靠产业扶贫,带领乡亲致富的道路。“他懂缝纫技术,也有销售渠道,可以创办家庭缝衣作坊”“这样既能发挥兴家村交通便利的优势,也能解放闲置的女性劳动力”……刘小康的想法,得到村两委干部的认可和支持。

吃下“定心丸”后,刘小康有了底气。2018年初,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在自家的土地上修建了厂房,并从外地购回了50台缝纫机。“他当上老板后,没有忘本,真正成了兴家村的致富带头人。”兴家村“第一书记”夏虹如是说。

事实确实如此。据了解,自家庭缝衣作坊创办后,刘小康便为兴家村及周边农村的妇女提供了60余个岗位,并挂牌成立“兴家村农民夜校”现场教学点,义务为前来务工的女工传授缝纫技术、创业经验。

截至目前,刘小康培训人数达600人次,而长期在他作坊里打工的女工则有30余人。“我得过重病不能干重活,在外找工作没人肯用我。”49岁的兴家村贫困户沈润霞说。

得知她的情况后,刘小康主动找到沈润霞,邀请她来作坊里干活。“帮刘老板打工,不仅能免费学到缝纫技术,每月还有近2000元的工资。”谈及这份无私帮助,沈润霞充满感激,“是他,帮助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夏虹告诉记者,目前,刘小康的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周转困难重重。“但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按时发放工资,还为工人们提供免费午餐。”

“既然村民们都信任我,我绝不能亏待她们。”刘小康说,今后,他将竭尽全力将产业做大做强,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携手共建幸福美丽家乡。

新闻推荐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威远县召开十四届县委常务委员会第109次会议

(杨文娟记者徐静全媒体记者刘科志)7月27日,威远县委书记张勇主持召开十四届县委常务委员会第109次会议。县委副书记、...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身残志坚,勇当致富带头人——走近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返乡创业者刘小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