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杨家大院兴衰记

来源:内江日报 2018-08-04 07:52   https://www.yybnet.net/

杨家大院,坐落在威远县新场镇上游村9组。据杨家后人回忆,杨家曾是当地望族,拥有方圆20平方公里的田地,杨家大院光天井就多达11个。

7月30日,笔者前往探访,杨家后人杨中武拿出杨家族谱,族谱记载,新场杨家是湖广填四川时,由山西杨启时、杨启震迁徙至威远。雍正十三年,后人移居新乡吉水村(现在的新场镇上游村)创立杨家大院。

◇唐兆权文/图

富甲一方

今年74岁的杨中贵是杨家后代,他带着笔者一边在大院转悠,一边讲述他从老辈那里听来的故事。

据杨中贵讲述,杨家大院到第四代杨宏魁时达到鼎盛,到第五代杨浓政时,杨家大院占地已是十亩有余,四周围墙全是用石灰拌糯米浆作粘合剂连同片石砌筑,高约4米,厚达1米多,坚硬难破,只有一道大门进出,并且安了吊桥,不放下吊桥没法进入,门板用十多厘米厚的杂树实木做成。

进大门是前厅、中厅、正厅,一厅比一厅高。两边10个小院,有10个天井,正厅后面还有一个天井,一共11个天井。各院均木架结构,布局相似,大小相近。一楼一底,从任何一个地方进入或者上走廊,都能走遍每一个角落。大院里花草馨香、竹树茂盛。

杨家不仅田宽地广,还开有商店、油房、米面加工房等,专门修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银库收藏金银财宝,拥有骡马近百匹,马车几十架,有家丁看家护院。

尽管富甲一方,但杨家一直乐善好施,无论是谁,只要有困难找到杨家,杨家都会给予帮助,在十里八乡口碑极好。

平遭不测

天有不测风云。咸丰九年,从井研方向来了一支队伍(杨家族谱上称匪患),经过杨家大院,见其房屋气派、风景宜人,便打算进去抢劫一些钱财和物资。

杨家知道外面来了土匪,令家丁放下吊桥、紧闭大门,任何人不得外出。匪徒沿着围墙转了几圈,没找到进院的入口。他们朝着大门射击,弹头陷在十多厘米厚的大门木板里。杨浓政同弟杨浓哲率家丁防御,搬出家中的猪儿炮(当时的大炮)还击,仅一炮就把两个小头目打翻在地。土匪头子火冒三丈,下令非攻下这个大院不可。

据杨家族谱记载,第二天,土匪头子命令手下砍了几根大树做跳板,搭在围墙上,攻入杨家大院。杨浓政和家丁操戈抵抗,但他们哪里是土匪的对手,很快,杨家五十多口人或被土匪杀害,或选择自尽。土匪将杨家洗劫一空后扬长而去。

走向衰落

杨家遭此浩劫,金银财宝都被洗劫一空。不过,解放初期,人们在清理前院水井时,还打捞起一些金银手饰,被当时的干部拿去交公。据分析,这些金银手饰应该是杨家人蒙难时丢在井里打算留给后人的。

杨家在遭到土匪攻击时,杨浓政的长孙媳周氏回娘家未归,才躲过了一劫。等她归来,杨家已被血洗,她看淡世事,将田地全部分给了佃户,房子也叫佃户来居住,吃穿用度只留下自己够用的即可。周氏将堂侄杨胜启过继为子,延续杨家大院的香火。到解放时,杨家大院又发展到了几十人。

解放后,杨家大院被公家用来办学校、借给一些单位暂住,没得到很好的保护,房子逐渐朽坏,如今的杨家大院,保存完好的房屋已经不多。这个大院昔日的辉煌,只留在杨家族谱的记载中。

新闻推荐

威远县供电公司:红外测温主变发热及时抢修消除隐患

“我们在龙会站进行红外测温时发现,1号主变低压侧B、C相套管与铝排连接处温度达到了160度以上······”7月23日1...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杨家大院兴衰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