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说到做到,“让村民3年后不再穿筒靴上街”——记威远县镇西镇杨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吴铁勇

来源:内江日报 2018-07-27 07:42   https://www.yybnet.net/

◇全媒体记者 许秀莲 文/图

“这边是3、4、6、7组连接大公路的组道,这边是1、2、5组的组道……现在我们村所有的组道都连接到了大公路,通行没有障碍。”在威远县镇西镇杨家嘴村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吴铁勇站在杨家嘴村行政区域图前介绍着。这张图是吴铁勇专门请人绘制的,以此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担任杨家嘴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吴铁勇实现了让村民“不再穿筒靴上街”的诺言,并带领全村老百姓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村里成立了绿舟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500余亩甘蔗科普示范基地,带动全村及周边乡镇7209户村民种植甘蔗。2014年,杨家嘴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10000元——

立志—— 让村民3年后“不再穿筒靴上街”

“过去那么长时间都没有修起路,一个年轻小伙子承诺3年修好,说实话,我当时完全不信。”村民刘栋良回忆道。

2010年,吴铁勇担任杨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后,在召开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吴铁勇踌躇满志,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诺,将在3年内修建完通组公路,让村民们不再穿着筒靴上街。话音刚落,刘栋良就站起来大声质疑道:“你得不得行哦,说得倒是很轻松,不要说大话。”

吴铁勇当时没有辩驳,却在回到家后,默默地将这句话记在了笔记本上,以此鞭策自己,“我不用说,只用做的,做给所有人看!”

其实,刘栋良的担心不无道理,杨家嘴村距威远县城13公里,距自贡市荣县16公里,地理位置可谓优越,但因为交通条件落后,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出门全是“泥巴路”,老百姓致富没有门路,村内产业为“零”,一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村里交通差,出门很不方便,大家都很想修路,但说了很多年,一直都没有修。”这一次,村民也大都没抱什么希望地等着,看这个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如何兑现诺言,这路到底要如何修?

吴铁勇不顾旁人的冷眼,每天“厚着脸皮”四处要资金、要项目,又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呼吁大家集资,遇上个别固执的村民,吴铁勇就三番五次上门走访,摆事实、讲道理,一点点地软化了村民的心。

自2011年起,全长3.98公里的石回路、宝夏路,全长7公里的通组公路,全长3.5公里的3组组道和园区道路……一条条通村、通组公路陆续竣工,2013年底,杨家嘴村的水泥路覆盖率高达95%,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

与此同时,通往老百姓家中的便民路也慢慢修建完成,全长6.8公里,全村便民路覆盖率达到了85%。

在吴铁勇的牵头组织下,杨家嘴村还依靠“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700余亩,修建山坪塘18口、蓄水池10口;带领党员群众整修门前塘3口,新建垃圾池12个……如今的杨家嘴,走的是水泥路,喝的是自来水,烧的是天然气,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杨家嘴村村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他做得很好,才两年多的时间,我们村里的变化就这么大,路修通了,其他基础设施也建起来了,我们都要感谢他。”刘栋良叹道,虽然当初自己说的话被“打了脸”,但他十分开心,没有吴铁勇,村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完公路。

增收——

“公司+合作社+农户”让百姓初尝甜头

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让吴铁勇又有了新的想法,杨家嘴村地理位置优越,如何发挥其最大价值,改变村民生产生活现状,带动村民们富起来,成了他心中的一块巨石。

吴铁勇还有一个身份——绿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了多年的承包种植,加上多方走访学习,再结合杨家嘴村实际情况,2012年,他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创造性地提出在全村发展甘蔗种植。

“内江是甜城,甘蔗种植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杨家嘴村的地形风貌也都适宜,就想试试。”吴铁勇说,为了保障村民的利益,他率先利用公司的承包地,试种了3亩“甜城18号”果蔗,待发现种植情况良好后,又扩大种植至数十亩。直至果蔗丰收,经济效益凸显,他就带领村“两委”成立了绿舟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党组织牵头,鼓励村民们大规模种植甘蔗。

但并不是每个村民都能快速接受新思路,大胆地跟着吴铁勇大面积种植甘蔗。因为将土地用作甘蔗种植后,便不能种粮食,部分村民忧心若是甘蔗滞销,那就既没有粮食,也没有收益,一年的劳动都白费了。

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增收,吴铁勇当即决定,由公司先给村民提供甘蔗种苗和所需的肥料,由村民栽种、管理,待甘蔗成熟后,再由公司以市场价进行收购。这种模式下,村民所承担的风险较小。

让人欣喜的是,2013年,杨家嘴村的甘蔗亩均产70吨,亩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实现了助农增收。

致富——

多种产业齐头并进

尝到甜头后,更多村民加入到了甘蔗种植行列,2014年,全村甘蔗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但是,这一年,吴铁勇却尝到了挫折的滋味。

“因为市场调控,2014年甘蔗大面积滞销,我们只能尽力将村民的甘蔗全部收购进行兜售。”吴铁勇说,村里大多数村民的甘蔗都由公司按照市场价收购,而公司甘蔗基地的甘蔗却全部烂在了地里,“没办法,苦自己也不能苦老百姓。”

这次打击,让部分兴致勃勃的村民又“缩回了头”,吴铁勇只能另谋出路,让这一部分村民发展其他类型种养业。

2016年,吴铁勇带领村民开展核桃种植,全村种植核桃900亩。今年2月,吴铁勇又引进业主,在村里种植了哈密瓜、西瓜共65亩,经济效益初显。

但吴铁勇并不满足当下,他仍觉得离自己心中的理想还差得远。“我们现在种植还不成规模,比较零散,我正在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希望我们村能田里种植水稻、山上栽种经济林木,既生态又有效益,不仅要保障村民基本的粮食需求,更要带着全村老百姓真正富起来!”

新闻推荐

从警8年,他用“零差错”践行初心——记威远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指导员林丹

“敬业、奉献、勘实、求真”,每天进出办公室,林丹都能看见这几个大字。他说,这几个字和胸前的党徽,一次次提醒着自己应担...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说到做到,“让村民3年后不再穿筒靴上街”——记威远县镇西镇杨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吴铁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