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属于劳动人民的节日。在这一时间节点,回首近些年,四川省公证行业涌现出了一批埋头苦干、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日前,省公证协会进行了表彰,7家公证处被表彰为“四川省优秀公证处”,18名公证员被表彰为“四川省优秀公证员”。即日起,本报对部分“四川省优秀公证处”和“四川省优秀公证员”的先进事迹进行展示。
四川省优秀公证处
成都市蜀都公证处
勇当公证试点工作的“试验田”
该处自2001年成立以来,坚持重信誉、重专业、重服务,坚持以公证质量为核心,以社会价值为导向,为社会各界提供继承、赠与、遗嘱、合同协议、招标投标、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信托合同、执行证书、证据保全、现场监督等公证服务。现有执业公证员58名,办公场所共计5000多平方米,档案300多万卷。“公证质量是公证处的生命线”是蜀都公证处全体员工的共识,该处建立健全了严谨细致的案件质量管控考核体系,并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易证”公证办证软件、身份证识别仪、高速扫描仪等,切实消除公证质量隐患,防范错证假证问题发生。
家庭民事类公证是公证处受理的主要公证类型之一。蜀都公证处成立了家事法律服务中心,单独设立办公地点,由专人办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继承、赠与、遗嘱、合同协议等公证。中心采用办公室一对一服务。同时,进行数字化办公和科学化采证,实现公证遗嘱、家事信托全程录音录像。家事法律服务中心从成立至今,网上预约办证593件,网上咨询1810件,电话咨询12458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3755份,办理家事协议1378件,办理遗嘱公证1804件,其中为年满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732件,减半收费办理遗嘱519件,为残疾人申办公证优惠减免182件,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当事人免费上门办理公证213件。
蜀都公证处甘做试点工作“试验田”,在司法辅助、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金融等领域开展了公证试点。在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仅2017年,该处就办理各类证据保全公证1300多件,涉及专利保护、外观设计保护、著作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和领域。该处还成立专门的技术部门,调配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为适应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奠定了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绵阳市绵州公证处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公证服务
成立30余年来,该处始终秉持“忠诚、为民、公正、崇法、诚信”的文化理念和“客观、公正、诚信、专业”的执业理念。近年来,该处被省司法厅确定为“公证服务知识产权”及“最多跑一次”试点公证处。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公证处”“省级文明公证处”“省级诚信公证处”“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据了解,近年来,绵阳市绵州公证处坚持以规范和拓展公证法律服务为首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特别是在重点工程安置拆迁、科技创新项目大赛事项等公证工作中,发挥了监督保障职能作用。2017年,绵阳市启动5平方千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项目建设”的“百亿工程”。该处主动请缨,成立涉农公证小组,派出公证人员连续50多天赴城市周边乡镇村庄驻点,为农户现场办理房屋拆迁安置公证,赢得了政府、开发公司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不断扩大公证范围,为农村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合作、成立农村合作社等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绵州公证处积极承担新责任,开展公证帮扶工作。与平武县公证处开展结对帮扶中,该处认真分析,充分准备,制定详细方案,建立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长效帮扶机制。积极参与“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公证处办理公证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试点、“公证服务知识产权”试点等工作。特别是在“最多跑一次”试点工作,该处在出生、身份、学历、学位、职务(职称)、资格、证书执照等试点公证事项范围内实现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窗口服务形象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当事人对公证法律服务的认同感明显增强。
四川省优秀公证员
梁晓红(成都市律政公证处)
做一名专家型的公证员
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同年进入四川省公证处(现成都市律政公证处)工作,1990年取得公证员资格,取得了涉外和涉台公证员资格。从事公证工作近30年来,办理了四川省第一条高速公路的招投标等重大复杂疑难事项。
“我如果想把财产留给孙女,该怎么立遗嘱?”“我马上要再婚,子女希望我做个婚前财产公证,有必要吗?”“我买了一个二手房,现在房价上涨后卖家想毁约,我该怎么办?”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区同德社区,一群大爷大妈围着一名公证员询问着。被围着的公证员就是梁晓红。
从事公证工作近30年来,梁晓红一直秉承“公证为民”的指导思想。近来,律政公证处成立了社区法律服务中心,梁晓红带队深入同德社区、芳邻路社区、老马路社区、永丰路社区、黄田坝社区等社区80余次,为社区群众宣传法律、宣传公证、免费提供咨询,教群众运用公证来维护合法权益。梁晓红还结合重阳节、“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进行专项法治宣传,如举办“关爱老人权益、预防欺诈”法律知识宣传活动、“警惕投资陷阱,保障老有所养”专题法律宣讲等,获得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本事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炼出来的。新时期的公证人才不仅是传统单一的证明人,而更应是复合型的法律人才。”这是梁晓红常说的一句话。她常在公证处里组织“头脑风暴”,开展“民间借贷”“执行证书”“公证非讼机制对接”等专题理论研讨,与同事探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律政公证处业务指导委员会成员,梁晓红多次参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分析研讨,提出专业性意见和建议,还起草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办证程序提高办证质量的要求》等文件。
刘晓红(成都市国力公证处)
把倾情服务群众放在首位
1973年出生的刘晓红先后担任过威远县镇西镇司法所所长、新店镇司法所所长,威远县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威远县公证处副主任。从业近20年的她现任成都市国力公证处副主任、公证员。“谢谢你们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完成了我多年的愿望。”曹奶奶用颤抖的手捧着公证书对刘晓红说。
今年80岁的成都市民曹奶奶瘫痪在床,老伴已去世20多年,有3个孩子,其中1个儿子在成都,1个儿子在北京,还有1个女儿在加拿大,平时老人的生活医疗费用由女儿承担。女儿一直未婚,曹奶奶担心自己去世后女儿回国没有地方住,想把现居住的房子留给女儿。但因为瘫痪在床多年,曹奶奶无法到公证处办理遗嘱公证,这件事就成了她的心病。了解到曹奶奶的情况后,刘晓红立即跟她取得联系,来到曹奶奶家当面了解她的想法、病情及家庭、财产情况。刘晓红告诉曹奶奶,她将在准备好相关资料后再次上门为老人办理遗嘱公证。两天后,刘晓红带领公证人员再次来到老人家里为其办理了遗嘱公证,并在制作好公证书后送到老人家中。
作为公证员,刘晓红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接到当事人求助电话,她都会热情耐心地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当遇上临终老人办理遗嘱、赠与公证,她更不会延误半刻。
同时,刘晓红时刻牢记“公证质量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把铁证意识、红线意识贯穿到公证执业各环节,在办证中她总是精益求精,严格审查,从业近20年,她个人承办的公证事项无一起投诉、复查案件,无一起错证、假证,合格率达100%,真正做到了证出如山。本报记者兰楠
新闻推荐
农户在选装无花果。上万亩无花果即将交还农户农户却不愿接手农报眼□特约通讯员唐兆权本报记者刘佳文/图2011年底,威远在新店镇石坪村开始以BOT模式发展无花果1200余亩,经营期为5年。第一年政府补...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