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助力脱贫攻坚 彰显责任担当——内江市政法系统开展帮扶工作纪实

来源:内江日报 2017-11-15 04:29   https://www.yybnet.net/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近年来,内江市政法系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在扶贫攻坚战中大力开展“法治扶贫”活动,针对实地走访排查出来的问题,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制定更加精细化的帮扶措施,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力争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余力 本报记者 曾利军

全媒体记者 黄彬鹏 文/图

因户施策

贫困户实现“脱贫梦”

罗秀英是市中区全安镇狮湾村的村民。

过去,她一家人居住在一间房龄超过40年的土坯房里,房梁腐朽,墙面多处脱落。2008年,罗秀英的父亲患上癌症,为了医治父亲,罗家四处举债,但父亲最终还是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让罗家失去了顶梁柱,家中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罗秀英只能一边务农,一边努力还债,再加上母亲付明仙患有慢性病,日子迟迟没有起色。

对于罗秀英一家来说,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罗秀英的“脱贫梦”从2015年9月开始,逐渐由梦想变成现实。

2015年9月,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市司法局、市中区纪委等部门,共同对狮湾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随即,通村公路、便民路、输水管网以及危房改造等一系列的帮扶措施相继落地。

2016年底,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罗秀英搬新家了。

罗秀英回忆,她踏进新房房门那一刻,不禁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过去在家里干农活,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块钱,就连家中的冰箱都是亲戚朋友凑钱买的。”罗秀英说,如今,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的帮助下,她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还养起了羊、鸡、鸭等牲畜。

“春节前,我养殖的羊和鸡就可以出栏了。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我可以赚到七八千元。”罗秀英告诉记者,她打算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

事实上,在狮湾村,享受到了脱贫攻坚“红利”的贫困户远不止罗秀英一家。今年63岁的村民田平也是其中之一。

田平的老婆、女儿、外孙三代人都是智力障碍人士,女婿外出打工后,家中仅有的劳动力就是他和80多岁的老母亲,多年来靠种着不多的土地勉强维持生计。

田平说,在国家扶贫政策下,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的帮助下,他在家里养起了兔子。

“我现在也算一个小养殖户了。”田平说,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国家好的政策,更离不开市委政法委等部门领导的帮助。

据了解,自2015年9月,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市司法局、市中区纪委等部门,共同对狮湾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以来,各帮扶单位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通过“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的同步进行,包括田平在内的全村66户贫困户中,已有39户133人成功脱贫,剩下的24户66人,预计将在2017年底前实现脱贫。

创新思维

“第一书记”的扶贫路

11月14日,东兴区柳桥镇林坡村,阳光和煦、微风阵阵,该村“第一书记”陈星吉正在走访贫困户,了解贫困户近况,聆听他们的心声,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7年4月,作为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宣传联络处的一名干部,陈星吉被派驻到东兴区柳桥镇林坡村,担任“第一书记”。

自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陈星吉迅速转变角色,每天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每天干得最多的是用汗水垒砌贫困村发展“基石”。

驻村以来,陈星吉建立并落实三项工作制度,建立四本工作台账,深入贫困户家中与困难群众交心谈心220余人次,召开贫困户座谈会5次。

何不利用互联网思维助力脱贫攻坚?通过与村民们的交谈,陈星吉打开了思路——创建微信公众号,把林坡村“搬”到网络上。

“创建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可以让贫困户们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和村务动态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微信公众,增添农产品销售渠道。”陈星吉说。

今年6月,在陈星吉的努力下,柳桥镇林坡村开通上线了该镇首个村级微信公众号“阳光林坡”。

村民只要关注公众号,动一动手指就能足不出户了解村务动态和相关政策信息。林坡村的村民称赞:这不仅是村民与村委联系的一个新平台,也是村民了解村务、参与村务管理、监督村务的新渠道。

“阳光林坡”微信公众号共设置了美丽林坡、阳光党建、便民服务三大板块,美丽林坡板块中有林坡简介、最新通知、近期要闻、美丽随手拍等内容;阳光党建有两学一做、党风廉政等内容;便民服务有村务公开、脱贫攻坚、法律法规等内容。添加关注后,村民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建议和投诉,村干部会及时作出回复。

微信公众号引起村民广泛关注和留言,目前,已有粉丝近百人。一位在外务工群众说:“微信公众号不仅为我们在外务工群众办事提供了方便,更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拉近我们与家乡的距离。”

除此之外,陈星吉说,下一步,他还将在公众号上设置“菜篮子”栏目,为村里的绿色蔬菜、鸡鸭猪鱼等特色养殖搭建电商平台,畅通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与陈星吉一样,同样作为政法干警的胡文斌,2015年9月被派驻隆昌圣灯镇梨园村担任“第一书记”。

到村后,胡文斌在入户走访中发现,梨园村有800多亩百年老油茶树,多年来由于无人打理,淹没在其他杂树之中。

如何将这一大片杂树林中的百年老油茶树“变废为宝”,成为胡文斌心之所急。于是,他主动找到了有意回乡投资创业的村民钟国良,与他促膝谈心,动员他回乡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胡文斌一心想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诚意打动了钟国良。今年4月19日,梨园村数十名村民共同见证了建设“百年老油茶”基地签约仪式。现场首批签约林地500余亩,梨园村打造千亩“百年老油茶”基地的序幕正式拉开……贫困户们纷纷感叹,这些百年油茶树终于有了新业主,今后产业发展有了新目标,群众种植油茶树致富有了新希望。

目前,全市政法系统共派出“第一书记”62人,驻村干部43人。在扶贫道路上,他们按照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党建+扶贫+专业户”模式,强化“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切实摸清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创新思维举措,修建起了一条注入政法活力的扶贫路。

持续发力

用“绣花”的功夫助推脱贫

11月7日,在威远县两河镇镇江村,30名威远县公安局的帮扶责任民警重新与新一轮精准识别后的30户贫困户结对,详细了解贫困户的住房情况、致贫原因、家庭收入及帮扶需求等情况,并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扶承诺书,成为了贫困户们脱贫路上的亲切“伙伴”。

这是内江市政法系统开展新一轮***工作的具体措施,也是内江市政法系统以“绣花”功夫助力脱贫攻坚的又一个生动典型。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的大背景下,内江市政法系统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坚守着不失初衷、不舍信念、不忘来路的“初心”。

助力脱贫攻坚,政法力量在行动,全市政法系统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制定更加精细化的帮扶措施,聚焦目标任务,不断拓展扶贫思路、大力实施精准帮扶措施、持续优化帮扶,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善为的思路举措,用“绣花”的功夫推进***精准脱贫,让“绣花”绣得精、绣得细、绣得真、绣得实,绣出一幅“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奔康”的幸福画卷。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在精准上下狠功夫,全市政法系统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的目标任务,完成“规定动作”,做好结合和创新两篇大文章,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地推进脱贫攻坚。

除了“规定动作”以外,全市政法系统找准定位,结合优势,以法治保障为依托,创新打出一套“特色组合拳”。

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法治是保障。全市政法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管控脱贫攻坚关键环节,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送法下乡、送法进村入户,切实提高了贫困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法律途径合理表达诉求,杜绝因违法犯罪而致贫、返贫等现象发生;通过网上立案、设立便民快速接待站、流动警务室、乡镇检察室、巡回法庭等方式,方便群众报警求助、检举控告、快速受理、诉讼维权;围绕扶贫项目建设,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户籍管理、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群众办事成本;利用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整改问题,堵塞漏洞,健全完善脱贫攻坚规章制度,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全市政法系统还将继续发扬“敢挺、苦干、实拼”精神,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闻推荐

培育名优品牌:“内江造”助推内江市制造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段春秀旺仔QQ糖、万林牌系列冷冻产品、蜀中牌酿造酱油、天视车镜、碧檀牌土陶制品、梓橦宫牌药品……这些耳熟能详的“内江造”产品都是内江新培育的名优品牌。实施“三百...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助力脱贫攻坚 彰显责任担当——内江市政法系统开展帮扶工作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