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片片新绿缀田野——内江市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综述

来源:内江日报 2017-07-21 06:01   https://www.yybnet.net/

7月下旬,内江市玉米进入成熟期,新一轮的农作物秸秆“大战”即将打响,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农作物秸秆,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内江市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通过实施内江沱江流域畜禽污染专项整治,采取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农田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措施,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本报记者 姜晓凤 文/图

种养循环,变废为宝

粪污处理走向“绿色化”

7月18日下午,记者在威远县畜牧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该县新店镇现代畜牧园区内,成片的无花果和麻竹林将园区环绕。站在高处,只见建筑风格为灰瓦白墙的养殖场分散在园区内的山岭间,绿树掩映,错落布局,景观别致。

四川威杰牧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基地就坐落其间。按照规定,要进入公司的养殖区,必须先进行全身消毒。

记者看到,养殖区内,工人正在给猪喂食,从猪圈里收集起来的干粪便也被统一运输到养殖场内专门修建的存储池。一排排圈舍间,雨水流通的排水沟沿着墙脚而建,猪的尿液则通过连通地下的管道和沼气池最终排进曝氧池,真正实现了雨污分离。

养殖场内,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沼气池分布在圈舍与圈舍之间的空地上,地面上看不到任何污水,干净整洁。

养殖场的干粪通过堆积发酵,再经过机器进行烘干粉碎,成为有机肥料;稀粪通过发酵处理进入曝氧池,再通过预埋在地下的管道,直接用于农作物灌溉,实现了干湿分离,种养循环。

威远县畜牧站站长段学辉介绍,曝氧池分布在园区的土地较高处,管道铺设在地下,每隔60米设置高出地面的管道接口,接口处安装水管阀门,农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连接水管,打开阀门,即可抽取稀粪液体用于灌溉。

“这种模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解决了让我们发愁的粪便处理问题,最后作用于农业生产,是真正意义上的变废为宝。”四川威杰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忠介绍,2015年公司成立,年出栏生猪5000余头,每天产出约20吨用于农业灌溉的稀粪进入曝氧池。

段学辉介绍,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本着成片种植和适度规模养殖相结合的原则,达到养殖粪污变废为宝的目的,自2013年开始,威远县积极探索“种养结合、自流灌溉”循环经济的畜牧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示范片共建成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场80余个、“猪—沼—果(蔬、林)”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养殖场58个,建成3万余米的自流灌溉管道和15000立方米左右的曝氧池和沼气池,新建20个干粪堆场,能有效消纳3万头生猪的粪污,达到了粪污零排放,解决了当地无花果、蔬菜等产业用肥问题,被推荐为全市畜牧业发展创新典型。

记者从内江市农业局了解到,近年来,内江市狠抓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推进畜禽养殖禁养区工作,全市6县(区)共划定禁养区面积1287.78平方公里;规范了畜禽养殖场建设管理,按“种养平衡、以种促养、以养定种”的原则,规划了2140个点、2.43万亩畜禽规模养殖用地,为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项工作处于全省前列;实施了规模养殖污染整治,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建立了省内一流的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开展了种养循环示范点建设,2016年已建成“畜—沼—果(蔬、草)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示范点10个(市中区大胡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牛场、内江市众薪源奶牛养殖合作社、内江市忠良肉牛养殖场、内江市洪誉养羊专业合作社、资中县金典养羊场、资中县群益牛场、威远县界牌镇柏杨村毛志祥养羊场、威远县山王镇象鼻村郑兴财山羊养殖场、隆昌县合家欢山羊养殖家庭农场、隆昌普众山羊养殖场);2017年启动了东兴区同福镇、资中县公民镇、威远县新店镇3个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

2017年6月底,在全市再次开展了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情况摸底调查,摸清了禁养区内畜禽养殖现状,粪污污染形成状况,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等基本情况。2017年5月底全市禁养区有35家规模场(户)需要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外116个规模场(户)需要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截至2017年7月6日,禁养区内已关闭8家,调整至禁养区外2家,还有25家需要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外已完成整改7家,还有109家需要进行整改完善。

禁止焚烧,加大综合利用力度

农作物秸秆处理走向“生态化”

养殖方面的粪污处理难题,通过种养结合的循环模式,实现了绿色发展。那么,在种植方面的农作物秸秆处理问题,内江又有什么举措?

农业生产根据时节,每个季节几乎都会有不同的农作物秸秆产生。

早些年,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农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农作物收割完毕后,秸秆也被全部收集起来,成为农村取暖、生火做饭的主要燃料。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饭煲、液化气、天然气等逐渐进入农村家庭,农作物秸秆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若秸秆管控不好,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物不仅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也极易引发火灾,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视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此外,焚烧秸秆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等。

今年4月、5月,内江市开展了一场与秸秆的“斗争”。

另一方面,在市中区和经开区的许多乡镇,却因为一家公司的到来,顺利解决了油菜秸秆的难题,并实现了增收。

记者了解到,市中区白马镇和合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主要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生产原料——生物质燃料。

7月19日,雨后的甜城,蓝天白云,清风徐徐。位于白马镇黄石社区1组的和合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没有机器轰鸣,没有工人穿梭,只有堆积如山的锯木屑。

为何此番场景?记者不禁发问。

公司总经理李志勤告诉记者,为了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环境,公司从7月初开始暂时停止了生产。待新的生产设备全部到位后,即可重新投产。

据了解,和合源公司通过回收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将粉碎后的秸秆与发酵过后的粪便进行中和,制成生物质燃料,通过秸秆粉末降低粪便的含水量。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水,也不产生废水、废物,生态环保。

李志勤介绍,现阶段公司通过在产品里添加除臭液以减少异味,接下来,将通过改造生产车间环境,在密闭空间使用除臭机,届时,生产车间将几乎没有任何异味。记者注意到,公司的办公区内,除臭机已经购回,只等所有设备到位,安装完毕后即可投入使用。

李志勤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开始,公司已经回收处理了1万余吨畜禽粪便、3000余吨农作物秸秆以及3000余吨锯木屑。

今年油菜收割季节,公司以每吨80元~120元不等的价格从农户手里收购农作物秸秆,将破碎机运到公路边或田边,现场粉碎秸秆,再将其运回公司。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处理难题,同时还让老百姓实现了增收,因此,李志勤的公司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记者从市中区农林局了解到,为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接下来,区农林局将同公司一道,在各乡镇每村选设3—4个秸秆收储点,以实现秸秆粉碎的流动化作业。

据介绍,去年以来,市中区依托和合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初步构建了“公司+农户”的回收运作流程,较好地提高了秸秆的收购效率。今年该公司预计收购秸秆1.6万吨,为农户增收160余万元。此项目的实施对秸秆相关产业和新型能源发展具有推动和示范作用。

实际上,直接还田是秸秆最有效、最可行的利用途径。根据测算,秸秆还田可以节约大量的化肥,每亩还田秸秆200公斤,可以少施20%的磷肥和钾肥,即每亩少施2公斤氯化钾和5公斤过磷酸钙,每亩节省化肥投入15元。根据实际,市中区还重点推广了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扶持了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扶持农机专合社在机收时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今年将通过机收粉碎还田8000余亩。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2016年全市共推广秸秆还田面积210.57万亩,秸秆产生量197.73万吨,可收集量166.39万吨,综合利用量139.5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占可收集量)达83.87%。今年,通过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力争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

据市农业局土肥站负责人介绍,今年,内江市将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推广力度。一是广泛推广适合内江市的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等各种秸秆还田方式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力争2017年秸秆还田面积达到210万亩以上。二是积极推广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如稻—麦/油+集约化种菇模式,将收割后的麦秆、油菜秆集中于层架式二次发酵菇房中种植草菇、蘑菇等,种植食用菌后的下脚料返还于农田,改善土壤肥力,避免秸秆焚烧问题,2017年力争通过基料化消纳秸秆8万吨。三是在全市玉米、甘薯、水稻及牛羊等主产(养)区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等饲料化养畜技术,2017年力争通过该技术消纳秸秆10万吨。四是采取其他途径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依托秸秆回收利用企业,在高速公路沿线两侧村民小组回收作物秸秆,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自筹一部分。

改造农田,提质增效

农业生产方式走向“现代化”

6月21日,艳阳高照,行走在隆昌县黄家镇观音岩村的山间路上,放眼四周,郁郁葱葱的玉米地、生机盎然的秧苗,甚是养眼。脚下硬化了的田埂,将稻田分割成块块方形,连绵的碧绿农田一直延伸到了山谷深处。

如此美丽景致,并非早已有之。

观音岩村农田面貌的改变,是内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内江市狠抓基本农田环境保护的措施之一。

近年来,内江市大力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各县(区)按照“竞争立项、整体打造、综合示范、集中成片、产村相融”的原则,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去年10月,借助隆昌县2016年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观音岩村与张狮村两个村共计700余亩农田全部得到改造,农田变得方正,有了田间生产路、机械下田通道、标准化水渠,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水。

内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做到能排能灌,能水能旱,水旱轮作;对中低产田土广泛实施坡改梯、薄增厚,加强田间渠系配套建设等,努力提高旱坡地抗旱、保水能力,实现“田成型、土成方、渠相连、沟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

隆昌县农林局土肥站副站长王佐华告诉记者,目前,农户水稻栽种大部分是人工完成,但收割将实现机械化统一收割。在条件成熟时,机械化播种、插秧也完全可能实现,人力、物力投入将大幅度减少。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近年来,内江市狠抓基本农田环境保护。依托油菜产油大县项目、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水稻)、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8万亩,其中:2016年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0.25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28.1%;2017年6月底已建设高标准农田14.89万亩,占目标任务的78.3%。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耕地保水保肥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改造,也有更多的业主进入农村,进行农业生产创业,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可谓一举多得。

新闻推荐

马波到川威集团调研时强调进一步推动工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任晓春参加

(记者刘小玲)7月17日,市委书记马波前往川威集团,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一...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片片新绿缀田野——内江市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综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