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兆权文/图
周家沟是威远县新场镇新权村通往龙奉村以及连界方向的要道,沟长5公里有余,沟深五六十米。随当地人进到沟内一游,才发现这幽深峡长的山沟奇景连绵,故事多多。
风景吸眼球
从新场出场口穿过威连路,就算进入了周家沟。乍一看,两旁山坡的房屋星罗棋布,并非狭窄荒凉。
越往里走,两边的山崖距离越近。出场口一公里多,一座寺庙矗立路旁。据77岁的雷谊鹏说,是唐朝时期所建,虽然有过整修,可那古老的砖瓦仍让人不难看出年代的久远。再向前十来米,只见一栋房子依路而建,房前河边有一株需四五人才能合围的黄葛树,10年前,县林业局就为这树“上了户口”,标注树龄110年。顺河而进,便是一座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双孔“三溪桥”,桥虽不稀奇,可这个位置比较特殊,这里正处3条山溪交汇处,可一脚踏三溪。所以叫三溪桥。再延伸几百米,开始进入狭窄的沟口。这便开始了一个接一个的神秘故事。
富贵石中生
周家沟的窄口处左边是陡峭的石梯路,直通山巅。有人说这叫“礼性坡”,也有人称“李雄坡”。这两种叫法都有道理。龙奉村82岁的罗井泉说:“礼性坡,意思是这坡很陡很长,得礼礼性性走,不然会累着。”而就住在半坡、今年86岁的唐文金说:“因为李雄(274年―334年,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笔者注)在这里囤过兵,所以叫李雄坡。”站在半坡,唐文金指着一块大石头讲起了一段神话:一百多年前,人们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石头里发出敲锣打鼓的响声,就像里面有人在唱戏,但是,只要外面有人说了话,或是四周有什么动静,那声音就没了。以前,一般都是有钱人才请得起戏班唱戏,所以取其名曰“富贵石”。自家的爷爷和两个叔爷好奇,想看看这石头里面到底怎么回事。便拿着錾子手锤去打开石头来看。遗憾的是,石头才只打了一条槽,里面的声音就没了。虽然后悔,可已经打坏,再也无法挽回。
步入狭窄谷段,一股凉意迎面而至,明显感到空气中除了青藤草丛的翠绿清晰,没有任何浑浊和杂味。两边是墙壁似的石崖,俯看横看,都像是一座山被锯开了一条缝。因为没有泥土,石崖上除了藤蔓和野草,看不到树木,只有山顶面才有树。翘首仰望,一排排树好似守护这条山沟的卫士。山沟最窄的地段不过几米之余,七弯八拐,每到一个拐点都以为走到了尽头,近前却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沟头到沟尾,看不到一户人家。
马恶遭天遣
一路前行,四方牌、钟乳岩、转转石、老观音、新观音、三观音、乌龟凼、响水滩等怪石奇景,神秘莫测。每一景点的传说都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新观音往上几十米,有一花马石。传说这石马以前每到晚上就会偷偷地出来吃庄稼。不仅在龙奉村地里吃,还跑到村外随意吃,无拘无束,猖狂任性,连自贡、内江也常去光顾,人们毫无对策。后来惹怒了天庭,派出雷公,一个炸雷将这石马藏身处的一块大石头劈下一半,把石马死死压在河底,才终止了它糟蹋庄稼的行径。据龙奉村82岁的罗井泉说:“传说从前人们过路就能看到崖下的花石马,被半块大石压制后,只能钻进河底石缝里能隐约可见。我小时候也进去看过,但淤泥太深,难以进入,我没有看到石马,但崖壁上有半块石头,上面有一个印记,大家说,那是雷公烙下的马嘴形。”
景多兴难尽
再往上,沟底的河边有块长石,很像一条正在过河的龙。据传说,在一次暴雨中,一条龙正准备过河,观音知道这龙一旦过河,将连同山体把河拦腰一截,后果难测,于是,刚见其露头,就神指一点,龙即止步不前,永远停在河边。龙深感委屈,两眼(一对石窝)一直含泪(水)不干。奇妙的是,这对龙睛(石窝)只要无泪(水干了),天一定就会下大雨。人们便把这处景点叫作“石龙过江”。
沟里还有6道小石拱桥,桥下溪水潺潺(整个场镇的饮用水就取源于此),时不时还会出现一道又一道瀑布,给周家沟增添了几分看点。
行走到位于龙奉的中心沟,条石筑就的龙奉水库大坝将沟横切,这周家沟似乎到了头。但再往上走,还可以看到民新水库、小竹海、天堡寨等景点,那又是一番天地了。
新闻推荐
修公路,兴水利,发展产业…… 上任7年,他全心全意为村民——走近东兴区双才镇芦音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富
◇全媒体记者唐晓萃文/图2010年8月,东兴区双才镇芦音村进行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张永富是土生土长的芦音村人,熟悉村里情况,且协调村民事务能力强,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一转眼,50岁的张永...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