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宽全媒体记者刘科志文/图
初夏的威远农村,绿树茂密,山清水秀,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威远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补齐农业基础“短板”、探索土地经营模式,激发了农业发展新动能,推进了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村社会稳定。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一公斤无花果的鲜果价格不过三四元,加工成果脯、果酒后身价就会倍增;假期到果园采摘、休闲,不仅使市民享受到田园之乐,也让农家获得可观的收入。这是威远县无花果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撬动“大市场”的生动实践。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题的关键。
如今,威远县建立了无花果栽培管理生产标准化体系,推行精细化管理,每年培育优质种苗100万株,年产无公害鲜果3万余吨。
威远县无花果公园将公园景观设计与文化、艺术、科技等紧密结合,建成了无花果文化广场、采摘体验园、产品展销展示大厅、星级农家乐主题景观等,被认定为“首批四川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示范片以无花果公园为中心,形成了大冲桑葚紫薇园、静宁古村落、帽塘葡萄园等10余个农村休闲旅游节点。通过把无花果种植与加工物流、历史文化、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美源润公司 “无花果固体饮料”生产线项目、久润泰科技有限公司 “无花果酶和酵素类”生产线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金四方果业与德国捷科纳食品集团公司合作的“营养能量制品和医药中间体”精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落地,推动了威远县无花果产业迈入精深加工领域。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近日,四川久润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从无花果里提取汁液加工生产成一瓶瓶乳酸菌饮料,再进入各地的超市,走进千家万户。
流转土地,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岗位,解决农民就业;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威远县2016年新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之一,四川久润泰科技有限公司让当地盛产的无花果通过深加工变得更有价值,更成为了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果子”。
据了解,为发挥企业在农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威远县积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仅2016年就推荐了“四川百胜药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威远泉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任源牧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新增、递补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推荐了“内江市享寿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金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省美源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久润泰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申报认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此外,还发展了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含农家乐、乡村酒店、农业园区、乡村景点等)共40个。2016年新建成枳壳、佛手公园、竹塘村花朝门、荣胜村贺氏农庄等农业休闲节点。积极举办枇杷采摘节、樱桃采摘节、蓝莓采摘节、葡萄采摘节、无花果采摘节等各类农业节庆活动。
补齐农业水利短板
为充分发挥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中的支撑作用,去年,威远县以全县54个贫困村脱贫解困为重点,全力破解“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为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全面开展了54个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摸底调查,找准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薄弱点和水利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完成了威远县“十三五”水利扶贫专项规划,制定了《威远县水利扶贫实施方案》,明确了“完成投资5521万元,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1万亩,灌溉保障率达到75%,综合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的水利扶贫目标。
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按照“三有”要求,将贫困村、贫困户饮水安全作为水利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通过村造册、户建卡的模式,进行实地勘察,精准到户到人,精准识别2016年需解决的1032名贫困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针对1032人的饮水不安全进行了全面规划,利用上级已安排的67万元资金,采用管网延伸及分散供水的方式解决。
精准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序推进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新建整治山平塘、渠道、蓄水池、小型集中饮水工程,有力地促进了产水配套、饮水提升和洁水美村进程。
新闻推荐
有了他们的帮助,红丰村迈上幸福路——内江市直机关工委开展帮扶工作纪实
村组公路四通八达,菜子沟水库风景宜人,核桃、樱桃、枇杷等漫山遍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前来,感受不一样的田园生活。威远县黄荆沟镇红丰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暨软弱涣散村,早已脱胎换骨,不仅于...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