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兆权甘明俊
威远县新场镇中心校的欧鲜老师有爱心,这一点全校师生都知道。早在2015年,她的家庭就被评为威远县最美家庭。
欧鲜从小生长在一个非常和谐的家庭,父母尊老孝亲的风范,她耳濡目染,养成了彬彬有礼、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嫁到婆家20多年,她从没和婆家的任何成员红过脸、吵过嘴。欧鲜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不论有多忙,至少每周要回去一次,看望公婆、兄弟姐妹和自己的母亲(父亲已去世)。如果双方的父母身体不适,她只要听到消息就会立刻赶回去。
十年前,欧鲜的公公前列腺出了问题,欧鲜特别安排在寒假期间送公公到内江市级医院做手术。欧鲜说:“因为其他兄弟姐妹都各有各的事,只有安排在寒假,我们才有时间。”当时欧鲜的丈夫担心父亲已是70来岁的人了,经不住手术。欧鲜安慰丈夫:“只要老爸(平时欧鲜都亲切地把公公叫老爸)自己有信心,我们尽量让他感到轻松无事,肯定没问题。”
欧鲜平时在学校住,清静惯了,陪公公住院,在城里住,车来人往,繁杂喧嚣,特别是住地边有一只猫,每天晚上叫得她难以入睡。丈夫担心她睡不好,身体吃不消,又觉得女同志在外住不那么方便,想让其他亲人来替换。欧鲜却说:“再吃不消也就那么几天,护理的事就是要女同志才细心。”一周住院期,端茶倒水、打饭喂饭,欧鲜服侍得无微不至,让公公顺利地战胜了病魔。她公公说:“摊上这种事,有的儿媳妇躲都躲不赢,我这儿媳妇却赶都赶不走,我真是有福气!”
虽然欧鲜经常会给公公婆婆拿钱,可老人年龄大了,赶场时经常会忘记带钱。前年,婆婆赶场忘记带钱,回家时没钱赶车,欧鲜知道后,马上送去100元钱,并且再次叮嘱婆婆:“以后一定记得带钱在身上,如果没带钱,随时来找我。”从那以后,欧鲜在集市遇到婆婆,都会主动问婆婆身上有没有带钱,不管婆婆带没带,她都塞点钱给老人。
公公快80岁了,见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有些破旧,想重修一下,可是没那么多钱。村里有的人说,都这么大年纪了,没必要修房子,修得再好还能住多少年?但欧鲜得知公公的愿望后,不想让老人心里有遗憾,支持公公的想法。丈夫说:“既然支持,那就要借钱给父母,他们才修得起哟。”“借啥哟,直接给父母就是。”第二天,欧鲜就取出10万元给公公,于前年春节前动工修起了新房子,她还主动帮着设计,组织材料、工匠等。旁人都说,这个欧鲜真是难得的好儿媳,婆家有什么事,主动担待,也从不给其他兄弟姐妹施加压力。欧鲜说:“孝敬父母都是自觉自愿的,自己尽心就好。”欧鲜的婆婆走到哪里都“显摆”:“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有欧鲜这么个好儿媳。”
欧鲜的小姑子于2008年底查出患有癌症,需要一大笔治疗费用。当时欧鲜刚装修完房子,手头非常紧,但想到小姑子的情况,她还是送去了1万元。为了让小姑子配合治病,没有心理压力,欧鲜对小姑子说:“这钱是我送给你的,不用还,如果还需要钱,我们也会再想办法。”虽然小姑于2009年7月去世了,但她临终时都为有这样的好嫂子而欣慰。
目前,欧鲜的小叔子正在装修房子,欧鲜同丈夫也是忙前忙后,全力帮忙。在欧鲜看来,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大家互相照应互相帮助,不应分彼此。
欧鲜不仅有孝心,还非常有爱心,遇到有困难的人,她就会施以援手。她关心、帮助过的人有威远铺子湾镇的罗欣雨、川心店小学的唐玉茹等贫困儿童和红村村的五保老人等。这些在欧鲜看来,是正常不过的事,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新闻推荐
(夏洁)今年以来,威远县界牌镇落实“三强化”,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驻村干部为成员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村(社区)支...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