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传承文化:婆城唱响“好声音”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8-06 07:1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徐静 文/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命脉和坚实根基,浓缩着这座城市的繁荣和风情。

新时期下,如何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并普及大众显得尤为重要。威远县通过艺术培训中心、对村民免费开放文化站等形式,提高全民艺术素养,让文化在穹窿大地“流动”起来……

■ 艺术培训进课堂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作品,好美得嘞……”日前,中国歌剧舞剧院舞蹈演员张珊珊将这一则微信转发给了威远县文化馆副馆长许永凤。

微信视频里有张珊珊最新舞蹈《月移水影》。只见少女翩翩起舞,垂柳摇曳而动,湖水波光粼粼,让人沉浸于舞蹈所带来的诗意境界中。

中国歌剧舞剧院是我国国家级民族舞剧团,是全国民族舞者的最高殿堂。从威远一路积攒力量,“跳”到全国的张珊珊对威远县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有着感恩之情:“是文化馆帮我圆了从小的梦想。”

在馆内,稚嫩的张珊珊从舞蹈基本功训练开始,从下腰、前桥、下叉等一一练习,馆内工作人员为她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世界,舞蹈功底都是在这里打下的。如今,张珊珊每次回到威远都会来馆内看看,指导小演员的舞蹈动作,为他们编排舞蹈。

威远县文化馆除免费开放20多个科目初级班外,还积极 “让艺术培训进课堂,让孩子高看艺术培训。”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缺啥补啥,对学生进行拉丁舞、民族舞、儿童画等专项培训,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

据悉,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文化艺术需求,文化馆还从自贡等地请来专家授课,切实提高馆内活动中心的培训水平。

除少儿培训外,威远县还成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将其作为校外培训的主阵地,努力培养青少年艺术兴趣,挖掘其艺术潜能。

据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介绍,这里常年开设有书法、绘画、舞蹈、器乐、武术、跆拳道、播音主持、象棋、围棋等18个专业的兴趣特长班,每年的参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学员多次在全国、全省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艺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得到提高。

足球场、篮球场、音乐室、书画室等教学活动场所一应俱全;手工、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课程丰富多彩,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威远各乡镇,乡村少年宫已成为少年儿童的快乐驿站。每到课余时间,学生们总是“扎堆”进去,沉醉在梦想旅途中……

除官方力量推动艺术培训外,今年暑假,威远县书画名家冯文章等人也主动轮流到各社区暑期书画培训班,给少年书画爱好者义务传授书画知识和技能,还自编书画教材送给学生,传承中国书法艺术。

■ 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文化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繁荣当地经济起着推动作用,更是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威远县委、县政府坚持秉持一种理念,不要让文化艺术成为曲高和寡的“独乐”,而是让老百姓自由自在地“众乐”,人人都能找到感兴趣的文化娱乐活动。

每年,威远县都将举办各类群众文艺晚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将文化活动送到各乡镇,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向义镇综合文化站内,图书阅览室、健身娱乐室、多功能活动室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人们成群结对地来这里休闲看报,唱歌跳舞。

“村民发展无花果、彩糯玉米、婆城大头菜、设施蔬菜等农特产品,让自己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吃穿不愁,就想学点文化知识。”向义镇综合文化站负责人李旭梅说。

如今,村民不仅爱上了文化知识,还自筹自办自演搞起了山村春晚联谊活动,通过歌舞、合唱、猜灯谜等艺术形式,歌颂人民的幸福生活,展示美丽新村的发展变化。

在界牌镇省级示范性综合文化站内,每到农闲晚上,界牌镇综合文化站的大型户外广场LED屏成为该镇群众文化活动、影视观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村民其乐融融、欣赏现代艺术。

如今,散落在农家四周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已逐渐成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崭新平台。

截至目前,威远县已有20个综合文化站,每个文化站面积300平米以上,文化站实现全年免费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不低于6小时,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30小时,每年累计接纳10万人次。

在威远,一群民间艺术收藏爱好者也致力于传播古今文化艺术。在越溪镇,“牛灯舞”传承人吴双林及其儿子吴志挺也建立了“威远越溪俩母山牛灯舞艺术陈列馆”,免费向市民开放,传承传统技术,培养更多新人……

■ 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石坪山歌,是威远人引以为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了人们最原始的山歌记忆。

2008年,石坪山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川南山歌”,观英滩镇也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保护传承这一古老的“非遗”项目上,威远采取了“非遗”进学校、到基层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让年轻人受到熏陶,传承“非遗”。

传承有道,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今年5月31日,威远县社区学院举行了第五届石坪山歌艺术节,石坪山歌学校教学点和农村教学点的孩子、教师、民间学员为艺术节送上了30个节目, 700余人集体过了石坪山歌艺术节,也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文化艺术鉴赏也是传承的重要方式,由威远县文广体新局主办,县图书馆、县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威远大讲堂》,搭建起了一个艺术传承和思维碰撞的平台,不定期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或本土学者举办讲座,培养群众艺术爱好。

在连界镇,一份已创刊30年的乡土文学杂志《云山文学》也传承着文学的精彩,培养出一批批浪漫的“既有生活,也有诗和远方”的文学爱好者。

记者就曾亲眼看到过农民潘强带着自己的小说——《明桂的第二次爱情》找到《云山文学》编委,告知他们是杂志开启了自己的文学梦想,希望有生之年能以文学为伴,“写出”诗意人生。

“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让群众在艺术培训的熏陶中提升素质。”威远县通过各类艺术平台,集中展示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培养了一批艺术爱好者,推进了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

新闻推荐

南充虽是全省规划的传统名腌菜区,但产值不到10亿元,不及全省二十分之一挖潜泡菜产业 钱途可观

●本报记者李奎见习记者郭丹眼看就要进入冬菜收割季节,这些天,南充某味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天都要派技术人员,到农户家中现场察看冬菜长势,指导农户种植冬菜。“公司今年计划收割3000吨新鲜冬菜,这些...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承文化:婆城唱响“好声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