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段春秀文/图
■前几年,他们或许因病致穷,为贫困所苦;或许丧失劳动力,为贫穷所累;或许因产业基础薄弱,为贫苦所恼。随着内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加快,“奔小康”的东风吹进了每个贫困村民家中,在通往小康之路上,他们不甘贫困、奋发向上,迸发出满满的正能量。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内江多个县区,去看贫困村民如何努力打拼,用双手缔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第一书记”下村,助力贫困村民奔小康
东兴区太安乡的九莲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进村的村路有些狭窄,两辆小汽车相遇,错车要花上好大一会儿工夫。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了20多分钟后,总算到达村民陈明书的家附近。
陈明书是九莲村的重点扶贫对象之一。他的妻子因患糖尿病导致双眼失明,女儿在外地上学,而他也因肺病几次住院,无力干繁重的体力活,因为治病,家里还欠了别人很多钱,生活过得十分困难。
东兴区文广体新局监察室主任、九莲村“第一书记”晋兴伟告诉记者:“我们下村就是扶贫,助力‘陈明书\’们奔小康,带他们过上好日子。”
“我也想过自己做些事,改变现在贫穷的状态,但一直有心无力……”陈明书说,他想过外出打工,但苦于失明的妻子无人照料,只能在家务农养猪,却又因缺乏资金,无力扩大规模。
结合陈明书家的具体情况,“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为他争取到一定的补贴,让他购买种猪,通过规模养猪脱贫致富。
走进陈明书家中,他兴奋地领着“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去看他家的猪。他高兴地说:“我们原来家的母猪生了9头小猪,卖了1头,剩下的8头已经长到80多公斤。今年3月,买的‘扶贫母猪\’也生了6头小猪,随时可以卖小猪换钱了!”
陈明书的境遇,只是千千万万贫困群众奔小康的缩影。
2015年8月,内江市选派了444名优秀党员干部到444个行政村任“第一书记”,进一步建强基层组织,推动***,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作为其中一名“第一书记”,晋兴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不仅要点燃贫困群众致富的决心,还要采取***措施,扶贫扶到点子上,助力贫困群众走向小康路!”
不甘贫困,山里人迸发出满满正能量
8月7日,威远县越溪镇插旗村境内,随处可见大片红红火火的朝天椒,一簇簇长势喜人,一些村民忙着采摘辣椒;与辣椒间种的还有茶树,放眼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村民正在其间忙着锄草。
承包这片土地的业主叫李强,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他笑言:“眼下正是辣椒收获的季节,每天都忙不过来,很多人订辣椒……”
对于这样的忙碌,李强格外享受,因为忙可以让他与村民共同致富。
越溪镇是威远县一个偏远的乡镇,插旗村则是越溪镇的偏远村,村里产业薄弱,进村的连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住在山上的村民去场镇上办事只能坐摩托车。
因为穷,村里很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幼妇孺留守在家。43岁的陈萍英是插旗村的村民,在去年以前,她和村里很多人一样每天都为生活发愁。
“谁不想生活富一点呢?出去打工又没有文化,家在山区,交通不好,种庄稼没多少收成……我们读书不多,要是有人跳出来带个头,大家日子就好过了……”陈萍英告诉记者,去年李强和朋友合伙承包了20多公顷土地种辣椒、茶树,闲时她就帮李强摘辣椒、锄草,一个月下来,能挣上一两千,如今“贫穷”二字离他们已是渐行渐远了。
而越溪镇另一个偏远村——发展村,也是一番忙碌的景象。
“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回乡创业,把原来撂荒的土地用起来,栽果树,发展养殖,收入多起来,绝大部分村民都奔小康致富了!”在发展村村支书梁英才看来,村民不甘贫困、奋发向上,迸发出的满满正能量,让他和所有村干部和创业者感动。
自主脱困,发展产业拔“穷根”
大桥村是隆昌县圣灯镇的一个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占全村户数的16.8%,贫困人口189人,占全村人口的14.4%。
在2016年春节前,村里还没有一条水泥路,产业也相当薄弱。时隔半年多,圣灯镇大桥村已悄然发生变化。
一走进大桥村,就能感受到村民们丰收的喜悦。这可不,记者一进村,就听大桥村村支书李晓斌说起,他们正忙着扩大葡萄种植规模,为来年丰收做准备。
与此同时,记者还听到人们在谈一件大喜事:大桥村5组村民葛友高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今年他靠种植葡萄收入了两三万块钱。
“我没有多少技术和文化,出去打工也挣不到啥钱,家里有老有小……”前几年,葛友高找到村干部帮忙,向邻居学葡萄种植,三年下来,葡萄开始丰收了,他家的钱包也开始鼓起来了。
“今年多亏了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帮忙吆喝叫卖,现在葡萄也卖得差不多了,收入还可以……”这几天,葛友高和村干部商量准备把葡萄种植规模再扩大一点。“现在村里的条件好了,种植名堂多了,只要勤快,不怕没钱赚!”
村民自主脱困的决心、村干部的多方努力,加上“第一书记”的奔走,大桥村的产业越来越丰富,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李晓斌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葡萄采摘基本接近尾声,大家开始采收花生了,收入也将跟着来了,越来越多贫困户今年将从档案中‘除名\’……”
新闻推荐
8月9日上午,威远县国土资源局邀请市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员,为全局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课围绕明确党员标准做合格党员这一主题,阐述了党员的基本标准、时代标准和...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