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六住院部感染性疾病科的病房里,49岁的徐建友又在琢磨着出院回家的事。因为严重的肝硬化积了不少腹水,让徐建友的肚子鼓起很高。
“不想再给娃娃添负担了。”徐建友的两个女儿,一个在成都拼命挣钱,一个放假后就寸步不离守在医院。“若不是遇上两个这么懂事的孩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蕊 文/图
突患重病,
大女儿日夜守候在病床前
“救救我的爸爸吧,被疾病缠身真的很痛苦。”这句话,20岁的徐燕已经不记得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上说了多少遍了。为了给重病的父亲筹措手术费,无奈之下的她,选择了向官方微博“微内江”求助。
“妈妈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犯病时连吃饭都必须要爸爸照顾。”徐燕的老家,在威远县连界镇盘古村16组。49岁的父亲徐建友在家中依靠种地供养着妻子、小女儿和八旬老父亲。
今年3月,徐建友感觉身体出现异常,便到连界镇医院检查。“医院查出是肝硬化和乙肝。”因为肝硬化到了晚期,肚中形成了腹水,让徐建友的肚子越胀越大。双腿肿胀,也让徐建友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
“当时大女儿在成都上班,听说之后就赶回来了。”给父亲拿药输液、打饭洗衣,父亲痛得睡不着,她就陪父亲聊天……住院的半个月里,徐燕独自在医院照顾父亲,忙前忙后。直到徐建友觉得自己好得差不多了,徐燕才将父亲送回家后,返回成都继续上班。
再次入院,
小女儿天天陪伴在父亲身边
“我常听妹妹说,父亲回家后夜里痛得睡不着觉。”徐燕劝了父亲很多次,让他回医院治疗,但都被父亲拒绝了。徐建友说:“前面医了3万多元,已经是家里所有的积蓄了。”
6月26日,实在难以忍受疾病的折磨,徐建友再次入院。“我也想回去照顾父亲,但是这个家需要我挣钱。”父亲生病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徐燕一个人身上。
“她每个月工资只有两千多块钱,但是每次领了工资都会给我们寄两千元。让她少寄点,她从来不听。”徐建友说,如果没有大女儿,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7月6日,记者在徐建友病房里看到,13岁的小女儿徐春蔼正默默陪伴在爸爸身边。看到有人来了,她便起身轻声叫醒了正在休息的父亲。
徐建友说,他的两个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做饭、洗衣这些家务活。所以在自己病倒后,女儿都能照顾他。因为这次住院小女儿已经放假了,便执意要跟着来医院陪伴父亲。
“小女儿特别乖巧,之前我过生日,她用她存了很长时间才存上的100元钱,给我买了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提起这件事,一旁的徐春蔼有些不好意思。“我每天存5角或者1元钱,就是想给爸爸买东西。”小小年经的徐春蔼早已默默记住了父亲的衣服尺寸和鞋码,存够100元,她就独自去给爸爸挑选了生日礼物。
心怀感激,
铭记乡里乡亲的关心和帮助
“小女儿骨质疏松,一不小心摔跤就会骨折。”徐建友看着身旁的小女儿心疼地说,2012年以来,因连续4次摔跤骨折后造成了徐春蔼的腿部残疾。直到现在,徐春蔼走路都有些跛。也因为治病耽误了学业,13岁的徐春蔼下期开学才上小学三年级。
“小女儿是有低保的,我生病之后,村里也正在帮我申请低保。”说起村里的干部和邻居,徐建友感激不已:“村里干部和邻居都来看望我,给我送了些钱物。”
最近,躺在病床上的徐建友常常会想起大女儿,每次想起大女儿,他都觉得愧对她。“高中毕业那年,她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且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便决定不再读书了。”徐建友说,尽管很不愿意大女儿放弃读书,但自己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同意。
“觉得这两天好了些,打算回家了。”徐建友不忍心大女儿在外辛苦挣钱来给自己治病,身体有一些好转,他就琢磨着要回家。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病情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主治医生告诉我,要想彻底治好爸爸的病,只能换肝。而换肝的费用,高达60万元。”徐燕没有将这些告诉父亲,担心他承受不了。“爸爸总是安慰我们说,他会好起来的,但我知道,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徐燕说,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爸爸的身体好起来。
徐燕联系电话:15882419163。
新闻推荐
(经信记者徐静)为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威远产业转型升级,威远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全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商贸、新旅游、新食品、新装备“六新产业”。机械制造...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