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静 文/图
农业,是立县之本,强县之基。作为农业大县,威远县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着眼于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在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开创了新局面。
科技创新,为威远现代农业发展撑起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也勾勒出了现代农业新版图,让威远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布局县、中国无花果之乡、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重农固本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千百年来,人们总是习惯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来形容农业的发展,生活的富足。高石镇泡桐村村民罗仕件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利用脱毒生产技术规模种植马铃薯,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以前靠传统技术种植的马铃薯个头小、产量低,在市场上也卖不起价,都在考虑要不要改种其他作物。”在罗仕件迷茫犹豫的时候,县农业部门的技术专家为其带来脱毒种薯技术,让马铃薯经过技术措施清除薯块体内的病毒后再进行种植,无病毒的种薯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罗仕件说,从种植开始就有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规范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让他去年冬天种植的马铃薯在今年迎来丰收季,每公顷产量最高达到353.3斤、产值达到666元,而过去每公顷产量最高也不过200斤。
喜获丰收的不仅仅是罗仕件,连界镇中岭村、向义大冲村、新店奉祥村的种植户也赚了个盆满钵满。据了解,威远农业部门每年都会建立标准化连片示范样板区,推广种薯处理、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在不同生产期开展种植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新技术观摩等培训,让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种植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如今,看到实实在在效益的村民们跃跃欲试,欲在秋天种下一粒粒孕育着致富希望的种子……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一直以来,威远把建设现代农业、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放在首位,积极稳产量、提产能。
4月22日,威远县农林局组织部分镇农技员、村组干部、农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在新店镇高山村一组召开水稻机械插秧观摩现场会。现场会上,县农林局负责人介绍了机械插秧技术要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手推式插秧机械设备性能,与会人员现场观看了机械插秧的全过程。
据了解,此次现场会重点突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托管模式和机械插秧三项技术集成,即集中育秧、机械栽插、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土地撂荒等问题,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油菜杂草综合防除技术,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旱地油菜生产技术等粮油作物主推技术的应用,让威远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出了新的潜力,也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同时,也加快优质风味猪、家禽、羊、兔、鱼类等主要畜禽水产品质量创新、新品种(配套系)选育及标准养殖技术攻关,用实际行动助农增收……
产业为媒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无花果,因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近年来,小小的无花果开始在威远“火”起来了、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果,全县种植规模已达3533公顷,并成功引进了四川万成、金四方果业、久润泰、奇齐花卉等4家公司集中成片发展无花果1466公顷,现已形成了中国西部无花果栽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起点最高的高端产业园,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无花果之乡”。
从无人管理的散生状态,到集中连片种植3533公顷,从自产自食、提篮小卖,到精深开发形成系列产品、远销海内外,威远无花果一路逆袭,不仅催生了农业BOT的创新应用,更深化了产学研的合作。威远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无花果产业发展县校合作协议,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定期派驻专家教授对威远县无花果产业发展进行指导。让威远在引进推广无花果鲜食型品种的同时,也获知了世界最前沿的无花果科技信息。国际园艺学会无花果分会主席、以色列农科院摩西教授被聘请为威远无花果产业发展顾问,长期“支招”威远无花果发展。
威远县向义镇因发展无花果产业而声名远播,成为是农业生态旅游镇。和向义镇一样,威远县不少镇都有自己的“主攻”产品:庆卫镇的大红樱桃、东联镇的清香柠檬、新店镇的七星椒……这些基地都逐步建立并逐渐形成规模,且拥有了品牌“标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在全县逐渐形成板块,一道道产业,照亮农民致富的梦想。
据悉,全县已建成“设施蔬菜”、“柠檬(3个) ”、“大头菜”、“香葱”、“白萝卜”、“无花果”“辣椒”等9个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农业开始向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严陵镇新塘村1组村民冷国仿夫妇在去年3月份成立了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10.7公顷,主要开展粮油种植、畜牧养殖业务。威远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条件发展规模化经营,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迈得开,未来,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让大户起好引领示范带头作用。截至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295个,其中县级示范社38个、市级示范社15个、省级示范社14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已实现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模式。
教育培训造就乡土能人队伍
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是“硬件”,先进技术推广是“软件”,如何通过“软件”提升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威远县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创新之源,因此,要积极培养基层农技员这支队伍。
唐骏是位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利用电商平台推广着自己的蓝莓基地,每天前来采摘、购买蓝莓的人络绎不绝。
开阔的发展思路源于一次培训班学习。去年7月份,威远县第二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唐骏与来自全县各镇的164名农民、退役士兵参加种植、养殖、农机操作和农业经营管理的培训,学习农村种植养殖技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农产品质量保护、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有效提升农民素质。
在一个半月的封闭式培训中,威远县采取“洋教授半天理论+土专家半天实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洋教授”由农林畜牧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土专家”由县域种养殖专业大户担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做到了“热炒热卖”,还对优秀学员在项目、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
威远县,通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造就一支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农民致富领头人队伍。同时,对全县基层科普组织进行了调整完善,进一步健全了镇、社区科普组织及人员力量,全县各镇的村(社区)均建立完善了村、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截至目前,全县建有镇科协20个、建立了一支306人的全县科普志愿者队伍和一支20人的各镇大学生村官科普员队伍,全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总量达104个、拥有会员3万多名,并逐步完善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专家大院、动物植物疫病防控等综合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推广体系,助力乡村发展。
科技支撑、人才助力。下一步,威远县将狠抓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加大与高等科研院校(所)的合作,引进更多生产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设施设备和管理模式,开展新技术集成推广示范,提升现代农(林、畜牧)业发展速度,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胡小刚)威远县纪委监察局突出问题导向,紧抓“西督中心”环保综合督查整改工作落实情况“再监督”不放松,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从组织领导入手,抓好责任落实。成立由县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任组...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