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奏响跨越发展的音符——威远县龙会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7-18 07:26   https://www.yybnet.net/

龙会镇位于威远东部,自然资源丰富,内威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龙会镇克难奋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逆势上扬,奏响了跨越发展美丽音符。

近五年来,面对日渐加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镇上下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16亿元,年均增长14.81%。财政总收入达4419.37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34.92万元,年均增长2.23%;特别是2015年底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11.6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07%。2015年,农民纯收入11740元,比2010年增长25.4%。

值得一提的是,龙会镇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2014年龙会镇被评为“中心组学习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2015年,龙会镇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顺利通过省级安全社区专家组验收并得到了高度肯定;2014 年、2015 年,龙会镇分别获得了全县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一等奖、二等奖;2016年,龙会镇被市委、县委同时评为“先进性基层党组织”。

■ 创新举措党建引领添活力

2014年5月,龙会镇杨岭村病退干部陈开兴被重新“启用”,到邻近的钢铁村担任村支书,为村里发展引路。陈开兴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村里修建了3公里的水泥路,大大方便了该村1000多名村民的出行问题。而过去在全镇一直处于末位状态的钢铁村,近年来一度进入全镇前列并一直保持先进,创造了惊人的速度。

说起基层党建工作,龙会镇的“村支书异地任职”让人首屈一指。

“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纽带作用的关键。”龙会镇党委书记梁平春介绍,在传统做法中,选配村支书都是局限在本村范围内,但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党员增多,在部分村党组织中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不高、后备干部配备困难等情况,导致村支书选人困难。在此背景下,自2014年开始,龙会镇率先在钢铁村、少里村、尹家村三个村开展了“村支书异地任职”试点,异地任职的村干部不负众望,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帮助落后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与“村支书异地任职”齐名的还有该镇探索创新出的“村干部573述职评议法”,不仅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并批示发文并在全市推广,还受到了省委党建领导小组肯定性通报,镇党委也因此被评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所谓“村干部573述职评议法”是指:5个明确,除了明确评议对象、人员、方式、时间外,特别明确将村干部工作能力、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为人品行、公道正派五个方面量化打分,具体细化到是否存在不赡养老人、社会公德败坏、欺压群众、办事拖拉等行为,有一项扣10分;7个环节,主要是为规范程序、公开透明听民意设置的考核环节,包括考核、通告、述职、评议、谈话、公示、整改等;3个结合,根据评分结果,与评先评优、管理使用、群众建议相结合,最终由群众的满意度来决定村干部的“乌纱帽”,让村干部“既能上也能下,干干净净当村官”。

通过推行“村干部573述职评议法”,实行“村干部述职述廉,村民面对面评议”, 既促进了村干部及时向群众兑现承诺,又给予了村干部客观公正的民主评价,既提高了基层民主治村群众参与度,又增强了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压力感,使村干部与党员群众之间“心连心”,群众真正有了民主治村“话语权”,干部“干起来”,群众“富起来”。

党建工作没有终点。当前,龙会镇正突出龙会特色,创造区域亮点,着眼于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规划由麻柳村党支部、李家场社区支部、新红纸业企业支部组成的立体化党建三角示范带,力争在党建工作中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 抢抓机遇经济发展加速度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血液”。近些年来,页岩气开发为龙会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该镇抢抓机遇,稳步推进页岩气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建设钻井平台7个,产气25口,日产量达200余万立方米,创造本地就业岗位230余个。

不仅如此,该镇还新引进了四川天娇纺织配件有限公司和威远县新红纸业公司2个企业,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引导镇属9个企业成立企业商会,实现信息互通,抱团发展。

近五年来,龙会镇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24.96亿元,年均4.99亿元;销售收入实现9.71亿元,年均增长15.2%,实现利润5690.7万元;招商引资累计实现5.13亿元,年均增长48.2%;工业性投入累计3.31亿元,固定投资累计4.92亿元,年均增长60.1%。目前全镇拥有规模工业3个,规模商贸3个。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则经济兴。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镇,龙会镇立足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果蔬产量大幅提高,其中,近年发展的柠檬年产量高达4752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发展以杨岭、坝上、共同3个村为代表的麻竹170.4公顷。蚕桑协会效果日趋明显,带动村民年均养蚕1.1万余张,产茧40万余千克,新发展优质桑葚基地约27公顷。

近五年来,龙会镇实现农业增加值15.19亿元,年均增长5.6%。年均出栏生猪达4万余头,家禽49万余只,肉兔24万余只,肉牛300余头,肉羊5000余只,水产品1500余吨。粮经作物年产达2.43万吨,年均增长1%。

除此之外,龙会镇还积极探索新路,加快第三产业有效发展。2015年,全镇拥有个体经营户738户,比2010年多186户;第三产业年产总值达9731万元,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20%,年均增长8%。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出的“1+1+2”(“1”即一批领头人,带领一大片,“1”即以农村淘宝为中心,“2”即微电商+供销社平台)电商发展模式逐渐发挥作用。新建农村淘宝4家,月销售总额稳定在30万元左右。其中,互助村淘宝站以20余万元的月销售额长期稳居全县农村淘宝销售的第一名。

■ 民生优先提升群众幸福感

近年来,龙会镇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入手,将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龙会镇将交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完善道路网络,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成绩单”:五年来,该镇共投资3000余万元,共计硬化通村公路49.6千米;投资900余万元的界龙路(龙会段)全面完工并实现通车;内威荣高速公路(龙会段)顺利收尾;投资70余万元拱背桥及投资58万元的跳墩子桥建成通车,群众期盼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解决了龙会中心校、杨柳小学、石光装饰厂等的断头路1.8千米。经过近五年的努力,镇域内通村公路达到全覆盖,农村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该镇一大批打基础、惠民生的重点惠民项目加快实施,项目支撑发展的作用逐步增强。其中,惠及1.8万余人的农村天然气一期工程顺利启动;总投资1500余万元的东线工程一期已进入扫尾阶段,饮用水改造工程管网建设基本完成;合理运用公共运行维护专项经费,完成了262个群众需求的具体项目;新建新村聚居点2个,改造农村土坯房806户,新建农村沼气池226口;在互助、久安、尹家等村聚集点安装太阳能路灯38盏,在龙会场社区和李家场社区的背街小巷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2016年拟在其余村聚集点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该项民生工程受到了群众的强烈支持和认可。

强化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基层组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该镇投资210余万元修建的李家场社区、麻柳村、晓阳村和高梯村4个村级活动场所已完工投入使用,村级活动场所全面达标。整合村级文化站、日间照料点、村级卫生室等项目,为每个村级活动场所接通了互联网,基层阵地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近年来,该镇狠抓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建设宜居家园。该镇投资500余万元、日处理污水800立方米的龙会场镇污水处理工程和投资70余万元、日处理污水200立方米的李家场污水处理工程均已完工并投入运行;投入30余万元对辖区河道进行了清理,大幅提升了场镇周边生态环境。

素质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事业继续名列前茅。其中,高中升学率达90%,初中升学率达98.5%,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小学辍学率为零。难能可贵的是,2015年龙会中学培养出了全县的文科高考状元。另外,投资900余万元的龙会中学扩建工程将进一步筑牢该镇的教育基础。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共进,奋勇者争先。

展望新的征程,龙会镇将不断适应新常态,继续抢抓经济发展新机遇,以抓铁留痕的韧劲,踏石留印的狠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龙会而努力奋斗!(包达仁 文/图) 

新闻推荐

威远县:紧抓环保综合督查整改“再监督”不放松

(胡小刚)威远县纪委监察局突出问题导向,紧抓“西督中心”环保综合督查整改工作落实情况“再监督”不放松,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从组织领导入手,抓好责任落实。成立由县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任组...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奏响跨越发展的音符——威远县龙会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