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三成”促“三职” 人人可出彩——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发展之路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7-20 07:25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76名学生参加高考(含单招),51名学生升入优质高职院校,升学率达67.1%,其中,藏区“9+3”学生20人参考,上线18人,上线率达90%,实现了学生的“低进高出、差进优出”。

该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每期举办学生技能大赛。参加内江市“金鸿曲轴杯”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14名学生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捧回了14张熠熠生辉的奖状。

此外,该校还有近200名毕业生被对口推荐到南京LG集团、苏州华硕集团、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蓝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都市鹰诺实业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就业。

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坐落于威远县城清溪河畔,毗邻环境优美的婆城公园和湿地公园,始建于1964年。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发展,该校已是一所集职业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四川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占地4.28公顷,建筑面积31489.97平方米,专业实训室58个,实训设备设施价值1286.67万元。开设有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一类、信息技术二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交通运输类、农林牧渔类等8个专业,其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四川省重点专业。现有教职员工174人,其中,专任教师157人,中、高级教师121人,“双师型”教师83人,省、市、县骨干教师68人,县教育系统优秀人才示范岗1人。现有教学班29个,在校学生1316人。

多年来,学校秉承“‘三成\’促‘三职\’”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一定专业技术、具有健康体魄的各类合格的初、中级人才,为高等院校输送了2000余名优秀毕业生,累计培训学员20000余人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职业教育辉煌的篇章。该校办学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肯定,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扶贫工程培训基地、四川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藏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 抢抓机遇明目标 

学校发展犹如大海航行,明确的目标就是指引前进的灯塔。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抓住这个千载难遇的机会,经过民主讨论科学论证后,吉树奎校长提出并完善了该校的办学目标,即建现代标准化中等职业学校,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学生培养目标为健全人格、强化技能、彰显特长、面向高考;工作思路为突出重点抓安全,突出中心抓质量,突出亮点抓特色;办学理念为“‘三成\’促‘三职\’”(即实施成人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实施成才教育,增强职业能力;实施成功教育,促进职业发展);办学特色为“三成三职”育人才,“职业培训”富地方。

■ 狠抓安全保平安 

“安全教育时时抓,安全提醒处处在”,在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意识也已经渗透到每一名师生的血液中。

该校利用每周朝会、班会对学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教师每节课须融入安全教育,针对学生安全的季节性和安全管理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等。

不仅如此,该校还狠抓安全管理,明确教职工安全岗位职责,加强值班巡视,加强监控设备建设和使用,加强住校生寝室管理,加强实训操作管理,加强学生考勤和跟踪管理,加强学生合同化管理,狠抓门卫管理,狠抓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等,全力确保学生安全。

安全隐患猛于虎,精细防范胜于天。长期以来,该校狠抓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发动师生员工群体的力量,每月底查找安全隐患,对学校的水、电、气管线、学生公寓、教室、实训室、围墙、堡坎、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等全面排查,对学生间的矛盾和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疾病等无形的安全隐患全面摸底,根据排查结果分类处置,全面预防和整改。

■ 务实德育促发展 

立人先立志,树人先树德。长期以来,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将德育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为学生成才、成人、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政教处定期开展各类德育人员会议,提前做好德育的安排部署,让工作走在时间前面。间周开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周开一次门卫及学生管理人员会议,每月开一次“9+3”学生会等,通过会议提高了德育人员管理水平,规范了学生行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置了学生不良行为。

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信心,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每期举办新生迎新晚会、学生毕业汇报演出、文艺汇演、“合众杯”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各展所长提供平台。

学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形式,加强爱国、守法、文明、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培养。每天下午放学时段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开设法制讲座、禁毒讲座,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威远县人民法院的庭审旁听活动,深化了法治精神和传统文化。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课堂改革提质量 

课程是所有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平台。教育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要从设计课程做起。

学校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的情况,调整新生开课计划,适当减少难度较大的数学、英语课程,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课程,专业课程增加实训操作,外出工厂企业参观学习。大力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推广启发式教学,推广“教师导、学生学、教师讲、学生练”四环教学模式。

此外,学校还积极践行“分层教学,分类发展,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据学生情况开办了对口升学班、单招高考班、“2+3”中高职衔接班、就业班等班级,以企业实习、校内实训、社会实践为载体,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人成才成功提供了崭新的舞台。

■ 合作共赢拓前途 

多年来,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深化校校合作,不断践行“开放办学、合作共赢”的育人理念,拓宽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前途。

一方面,学校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有效资源,以威远合众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为依托,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借助威远大众汽修厂和三和明威4S店为该校汽修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平台,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深化书本理论认识,在课堂理论指导下有效地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学校同省内外100多家企业有紧密联系,经常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同时,邀请企业工程师、高级技师到学校讲课。

另一方面,学校深化校校合作,同四川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深化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多次派教师到对应高校培训学习,同时,邀请高校教师到校为师生员工做专题报告。学校同县内初级中学建立了紧密联系和合作,派教师深入初级中学指导学生做人生职业规划,宣传国家职教政策,为初级中学学业较差学生鼓信心、指出路。

■ 制度调整聚人心 

教师,是保证学校办学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力量的主体,是教学改革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因素。

长期以来,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该校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教职员工工作量化实施方案》《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意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推荐方案》《学年度综合量化考核实施方案》等制度适时适度地作了调整,这些调整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彰显了正能量,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学校对教职工的关心,体现了教职工爱校爱岗情怀。

■ 基础建设展空间 

近年来,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在上级帮助下,大力推进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新的校园操场和风貌改造工程已经立项,学生公寓的修建也已列入上级部门和学校的规划中。

学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规范推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近期在建实训室有:财会实训室、旅宾实训室、幼师实训室、汽修钣金底板实训室。学校申报的“十三五”产教融合项目资金(中央投资2000万元)已纳入上级部门储备计划,将用于汽修实训基地和学生公寓建设。这些都为学生的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学校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出彩!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帮助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关心下,在174名教职员工的奋力拼搏下,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一定会在威远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一定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威远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包达仁 文/图)

新闻推荐

威远县多措并举 打赢防汛攻坚战

(记者吴晓龙)近日,记者获悉,为打赢防汛攻坚战,威远县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威远安全度汛。全面贯彻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度,层层压实领导责任,加强辖区重点区域隐患点排查,坚决落...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成”促“三职” 人人可出彩——威远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发展之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