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看种粮大户聂小平如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来源:内江日报 2016-07-26 07: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邹英 文/图

如何提高群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近日,在威远县庆卫镇场镇上一栋新建的楼房里,威远县金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元根、威远县芦高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丽等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前,专心聆听种粮大户、威远黄石板贡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聂小平谈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今天真是不虚此行,这些经验对我很有用!”王元根感慨不已。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变革,它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1570户。近几年聂小平用心经营的威远黄石板贡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

因地制宜 

高山上种植优质贡稻

威远县庆卫镇金龙村地处山区,该村2组及周边地区被称为“白坭山”。白坭山一带山高光照充足,空气质量好,而且泥土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因此种出来的稻谷品质很好。2011年5月,年过半百的聂小平瞄准白坭山,准备在高山上种植水稻。

第二年,他来到距场镇7公里的金龙村2组,流转了1.07公顷田,用来种植水稻。耕田、栽秧、打谷……汗水顺着他的脸往下滑,手臂上布满被稻叶割的伤痕。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是第一年种植,但是聂小平种的贡稻每公顷产量达到6750余公斤!一般的稻谷收购价为每公斤2.8元,而贡稻高达3.6元。种植贡稻,每公顷增收4500多元!尝到甜头后,他耐心地发动周边村民也种植优质水稻,并萌生了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想法。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因地制宜。”聂小平说,得天独厚的穹窿地貌及其气候资源孕育了威远黄石板贡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自2013年成立以来,始终本着“为耕者谋福利,为食者保健康”的宗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服务三农,引导入社村民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大胆探索

农民从“要我入社”到“我要入社”

如何引导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呢?聂小平的回答是:“示范种植,用事实和成绩说话!”

“我们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刚成立时只有5户农户愿意加入,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我们这里的农民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农民了解合作社需要一个过程。为此,我意识到必须用事实和成绩说话。”聂小平说。

聂小平认为在高山上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前景是乐观的,为了验证在高山上能种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优质水稻,他四处奔走,到省农科院、四川农大水稻研究所去请教专家教授,去云南墨江考察、了解紫稻的生长环境及食疗作用。

“最终我认定,庆卫镇的高山梯田有条件种出贡稻、紫稻、红稻、黑稻等特色优质稻。”聂小平介绍,2013年合作社从省农科院、四川农大水稻研究所引进特色优质稻,在全镇5个村示范种植优质贡稻20多公顷,喜获成功。

优质贡稻具有产量高、米质好、抗倒伏能力强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9000公斤,合作社以高出一般稻谷每公斤0.6~1元的价格回收优质贡稻,每公顷可让农户增收4500~7500元。优质贡稻示范成功,结束了威远县甚至内江市长期以来没有优质品牌米的历史。

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增加了收入,大大提高了农民对合作社的认可度,农民由“要我入社”发展到“我要入社”。截至去年底,入社农户达到103户。

做大做强

带领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为了创品牌,聂小平到工商部门成功申请注册了“白坭山”牌、“天下穹窿”牌和“石坪山”牌商标。

近年来,新场、铺子湾、高石、连界、观英滩等镇的村民纷纷到威远黄石板贡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优质贡稻种子,合作社还发动威远县芦高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威远县金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种植优质贡稻。目前,优质贡稻种植面积达到333.33公顷。

“要让合作社做大做强,必须改善合作社的硬件设施!”聂小平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种植面积扩大了,但稻谷的加工还在家庭式小作坊里进行,这怎么行?为了提高稻谷加工效率,今年上半年聂小平到湖北省仙桃市购回一套价值6万多元的组合米机,成立了农产品加工厂。

“我们准备再吸收诚实守信的农户200户入社,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种植特色经济作物、特色粮油作物,实现品牌价值,带领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对于未来,聂小平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威远县食药监局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威远县食药监局切实发挥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监督责任,通过夯实基础工作、抓实干部管教、常抓不懈作风建设、信访信息“双并进”,圆满完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半年目标任务。夯实基础工作。...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看种粮大户聂小平如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