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启动以来,四川内江市威远县工商局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有力推动了商事制度改革系列措施的落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有力促进了威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简政放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稳步推进商事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注册登记手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先后实行注册资本、经营场所、年报公示、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改革,充分释放革红利。推行“先照后证”改革,实行工商登记目录管理,及时公布并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牵头推进“三证合一、一证一码”改革,创新“3+1”模式,强化工商、质监、国地税等部门协作,企业办理开业手续时间从过去的30天缩减到3天,全县共办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703户。在改革的强力推动下,全县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创业热情激发。截至目前,全县市场主体总数达到20827户,其中企业3568户,注册资金150亿元;全县在册个体工商户1725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30户,家庭农场173户;2016年新登记企业255户,同比增长52%,企业占比增加7个百分点。
政策帮扶,确保改革落地生根。结合省、市相关改革文件精神,把握威远实际,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突出政策配套和政策帮扶,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力推进了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县的落地生根。一是根据县政府安排,威远县工商局牵头起草了威远县《关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先照后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抄告工作方案》。结合工商工作实际,出台了《科技小微企业入孵注册的具体办法》和《关于大力支持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分别从降低准入门槛、加大培育发展、强化市场监管、注重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对电子商务、小微企业及“双创”的系列扶持帮扶措施,促进企业“优生”。二是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政策宣传及运行指导,着力商标培育、合同帮扶、广告指导、助企融资,不断提升企业的存活率和活跃度。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业”活动,开展入企调研、送法到企、政策宣传,实行“一企一策”、点对点帮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小升规、规转股。
强力监管,促进主体公平竞争。认真落实“宽进严管”要求,做好商事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一是全力推进企业年报及信息公示工作。突出宣传,强化培训,多措并举打好年报攻坚战,2014年度企业年报率达96.72%,个体户年报率达97.23%,农专社年报率达98.15%。二是探索创新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实行监管清单管理,防范监管盲区。加强信用监管,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将259户个体工商户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135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公示处罚信息97条。三是推进大数据应用和共享,在全市率先实施“先照后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抄告工作。发挥商事制度改革联席会议作用,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利用县工商门户网站,搭建了“先照后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抄告平台,定期将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抄送各市场监管部门。发布市场主体抄告信息145期1344条。
优化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强化内部管理,制定企业注册登记“四化两提高”工作规范,突出业务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开展超前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窗口服务,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推行“审核合一、一人办结”制,着力打造“效率+开放+网络”行政审批模式。推行网上办照、移动办照等便民举措,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2015年,办理移动办照132户,网上办照55户,远程核名82件,网上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11户。
林银鹏
新闻推荐
3日下午,威远县严陵镇某建筑工地上,一名在60多米高空作业的塔吊工人突被马蜂蜇伤后,困在操作室。接警后,消防官兵赶至现场摘掉塔吊上的马蜂窝,帮助这名塔吊工人脱困。当天下午15时20分,威远县消防中队...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