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府新区起步区所在地,龙泉驿区总人口达120多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3年位居全省“十强县”首位。2010年以来,全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移民进程加快,农民和外来移民大量入住城镇。到目前为止,入住城镇的新市民超过25万人,形成了以丽阳、崇德、滨西、胜利等25个新市民集中居住区,超过全区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社区教育如何参与社区建设,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这是龙泉驿区社区教育学院思考的问题。
龙泉驿区社区教育学院负责人介绍,龙泉驿区社区教育以“善学”促“善治”为目标,重点打造“尚学龙泉·新市民教育”品牌,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创新载体等方式,狠抓价值引领、环境育人、制度育人和活动育人,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上实施多策并举,不断丰富“四美”社区内涵,满足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如果把和谐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那么社区治理则是其中的细胞。在社区治理中,龙泉驿区社区教育找准了自己的坐标。“包括区级主要领导、各镇乡部门主要负责人等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就是我们的横坐标;社区教育院、校、站三级架构体系,就是我们纵坐标。”社区教育学院负责人说,横纵坐标交织,沉底社区教育工作站,更有利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促进社区治理能力提升,服务城乡居民需求。
在万源路社区教育工作站,80多岁的居民陈守朝每天是第一个读者。在他的带动下,社区里有不少人加入了阅读的队伍。由于爱好学习,陈守朝获得了“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的称号。在明江路社区,喜欢读书的周俊明,也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在龙泉城乡,像陈守朝和周俊明这样热衷学习市民越来越多。龙泉驿区社区教育学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尚学龙泉·品质生活”的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崇德向善的社会道德风尚效果明显;以身边的模范引领新市民文明生活、以家庭和谐促进社区和谐;倡导个人行为道德约束,公共事务社区公约管理,社区道德行为规范全面实施;居民“四自”教育能力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体系日臻完善,社区新风尚逐渐形成。评选先进个人、最美家庭、文明楼栋、文明院落和社区好人榜,作为典型示范带动。实施“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五类”教育。在全区以科研重点项目立项,开展实验探索,如崇德社区、丽阳社区和公园路社区等教育工作站通过和社区居民共同生活、学习、休闲、娱乐、锻炼总结提炼出“崇德为荣·立德而乐”、“崇善尚学·四美丽阳”和“四治社区”的社区核心价值观和愿景,凝聚人心,增强了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社区在社区教育引领下成为有精神,有灵魂的社区。在全区新市民社区,涌现出入围“中国好人榜”的人选周俊明、张文萱、陈奎安,全国“百姓学习之星”陈守朝;四川道德模范黄朝秀;驿都好市民张光荣,以及获得本区道德模范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四级先进标兵的荣誉梯队。成为我区新市民教育道德高地建设的标杆。
2016年4月,四川威远县严陵镇的社区干部20多人,到龙泉驿区考察社区建设与治理工作。一走进龙泉街道崇德新市民社区,都感叹社区优美环境,地面干净整洁,文化气息浓厚。“其实,居民刚开始入住可不是这样”崇德社区教育工作站站长曾明秀告诉客人,“新市民刚开始入住的时候,小区环境脏、乱、差,一到晚上,跳‘坝坝舞\’的百姓东一坨,西一堆,音响开得很大,群众经常到社区投诉,吵架是常事”。后来在社区教育学院的指导下社区教育工作站和社区两委一起,围绕“崇德为荣﹒立德而乐”主题,开展楼栋微治理建设,设计出社区VI视觉系统;打造出E1区“四德”广场、E2区“孝”文化广场、E3区“礼”文化广场、E4区法制文化广场;安装LED教育平台;配套图书尚学堂、舞蹈尚学堂、4;30尚学堂等社区学习阵地。用身边的“崇德好人、榜样”和尚学社区的氛围“润雨细无声”的“以育化民”。使新市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明显转变,文明素养逐渐提高,小区始终保持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社区教育活动室、数字化学习室、市民艺术学堂、4:30尚学堂、图书阅览室、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便民服务大厅、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爱心慈善超市等配套设施,多年运行保持完好。
近年来,全区还涌现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环境优美示范村庄”、被区文明办、妇联评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的洛带镇菱角堰新市民社区;被市政府评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示范点”的大面街道龙华新市民社区;被市政府评为“卫生示范社区”的西河镇滨西新市民社区。
最近这段时间,龙泉驿区崇德社区“两委”成员陈琦,又在小区院落里被几个居民围住了,众人七嘴八舌,说的都是心头的麻烦事,盼着陈琦能提供解决方案。陈琦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那是因为她不久前替社区居民解决了大麻烦,帮4000多辆电马儿安了个“家”。
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陈琦忙着组织居民开“坝坝会”,请居民提意见。搜集一周的意见后,发现居民们反映最强烈的是电动车没地方停放,现有的停车位容纳不下社区超过4000辆电瓶车,乱停乱放严重。“坝坝会”上,这个问题被记上台账,并通过与物业公司商议,在小区地下停车场为居民电马儿安置了“新家”。
“民情访谈坝坝会”便是社区教育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经典案例。崇德社区坝坝会开办至今,其背后是龙泉驿区社区教育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龙泉驿区社区教育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实践,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通过开展社区自治培训,提升“两委”工作素能。龙泉驿区社区教育学院聘请社区建设专家,围绕社区建设重点,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策略、办法等方面,先后对新市民集中居住区200多名社区“两委”成员、党小组长、居民小组长进行教育培训,强服务、转作风、聚人心,促进社区发展;深入调研居民需求,建立健全工作服务机制。指导完善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工作机制,巩固民情驿站建设,强化社区教育管理服务,推行“四包”、“五到”、“七访”、“坝坝会”,促进“三视三问”落地生根,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效能;指导建立完善“支部提议、两委商议、代表决议、群众评议、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基层自治模式,对重大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决议,规范使用公共服务资金,确保项目实施获居民满意;完善“道德法治”自我约束机制,广泛征求意见,建立行为规范,形成社区公约和个人行为规范,有效提升居民“四自”能力。
“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人才\’还是很吃香的哦!”社区居民刘雨秀,经过两个多月的母婴护理培训,她现在已经顺利结业,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好工作发愁了。
刘雨秀今年46岁,属于农转非人员,参加培训之前,找了很多工作,都四处碰壁。正当她为生计发愁时,龙泉驿区社区教育学院给刘雨秀送来了好消息。经过推荐,她参加了月嫂培训班。在月嫂培训中心,还有很多像刘雨秀这样的妇女,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她们顺利毕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学员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用人单位预定。
“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增强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社区教育学院负责人说。
龙泉驿区社区教育以“三新”、“四美”教育为载体,开设各类“尚学堂”,促进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其中,院、校、站以“乐业”为主题,开展生存技能培训,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推进市民尤其是新市民充分就业;以“幸福生活”为主题,实施生活品质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尚学龙泉·品质生活”教育活动。如“尚学龙泉·新市民邻居节”、“尚学龙泉·中老年大学堂”、“尚学龙泉·急救知识大讲堂”、“尚学龙泉·文明公约征集”、“尚学龙泉·风尚新美评选”活动等,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文明劝导和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的各种主题活动,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规范市民的日常行为;以“健康成长”为主题,拓展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组织“尚学龙泉·社区家庭大学堂”,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开展“尚学龙泉·430学堂”,开展青少年礼仪孝德教育和安全与自护常识培训;以“数字化生活”为主题,推广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等。
龙泉驿区社区教育学院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互联网+社区教育”,以“数字化生活”为主题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利用龙泉社区教育网(www.lqcc.cn)的网络平台、微信公共平台、QQ群、微课程,提供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学习载体和平台,网络课程量达4100多门,网站访问量达400万多次,建立电子学习档案的市民达13万以上,形成了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智能统计系统,市民学习热情大幅提升。
新闻推荐
成自泸赤高速威远新场段,交警协警正处理事故现场时——— 货车闯入警戒区域 协警被撞不幸遇难
12日晚,成自泸赤高速威远新场段发生一起4车追尾或擦挂事故。事发后,接警的威远县交警大队民警李伟带着协警林传宇,迅速赶至事发现场处置。就在二人刚到几分钟,“二次事故”不幸发生,一辆货车闯入摆放...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