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自去年9月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启动以来,呈现“被迫走出去”转向“主动走回来”、“传统产业”转向“高新产业”、“小额投资”转向“规模投资”、“农村空心化”转向“农村实体化”四大亮点,成为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被迫走出去”转向“主动走回来”
据内江就业局负责人介绍,过去,内江籍人士为了生计和发展,被迫走出去,农村劳动力输出高峰期时达120万人以上,约占430万总人口的27%左右、约占202万农村劳动力的59%左右。
随着内江市返乡创业“回家工程”的深入实施,主动走回来发展的在外人士不断增多。今年,内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16.32万人,同比减少2.24万人、下降7.89%;返乡农民工7.73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63%,同比增加0.86万人、增长12.51%;今年新增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人数0.163万人,占返乡总人数的1.40%、同比增加32.85%,新增创办企业174户、同比增加185.24%,实现总产值14.91亿元,新增吸纳就业人数1.64万人。
“传统产业”转向“高新产业”
据介绍,过去,内江市返乡创业集中在餐饮、批发、建筑等行业,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如,隆昌县农民企业家刘复兰回乡创办的“老百姓连锁超市”,目前已拥有8个连锁店、员工300余名,年营业额达7000万元。再如,威远县在外务工人员童敏之返乡创办了井得毛织制衣有限公司,系中外合资企业,现有员工400余人,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美国等,年出口毛衣100万件,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内江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吸引了一批内江籍高新技术人才返乡创业。如,剑桥大学药理学博士丁兆返乡创办汇宇制药公司。该公司现有员工204人,70%以上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已申请与项目相关专利32项;是中国第一家通过英国GMP认证的抗癌针剂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盟28国和英联邦53国,2015年将实现销售5000万元,2016年有望达到1.5亿元。
“小额投资”转向“规模投资”
据了解,仅就农民工来说,返乡创业个体经营高达78%,投资规模在30万元以下的占72.4%,30万元-50万元的占20.4%,50万以上仅有7.2%。但今年以来,通过发挥8个商会组织和5个驻外招商分局作用,瞄准在外内江籍人士集中区域,实施常态化招商,促使大项目、好项目比例不断提升。
内江籍在外知名企业家、浙江省四川商会会长罗相斌返乡投资7.8亿元,已建成占地35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内江国际家居家纺城,目前已经投入运营。同时,隆昌县江华平投资6亿元建设江博士健康鞋西南生产基地、资中县唐宗彬投资15亿元建设四川铁马物流及凤凰城工程、东兴区李松强投资5亿元建设西南液晶显示器模组生产基地等项目,均在加快推进过程中。
“农村空心化”转向“农村实体化”
内江市大批农民工、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不仅缓解了“农村空心化”问题,使农村逐渐“实起来”“活起来”;他们还主动为乡村架桥铺路,捐资扶弱济贫,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资中县在外务工人员陈平投入400多万元,回乡创办了当地第一所民办幼儿园、全县第一所民办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解决了66名教职员工就业,让1420余名留守儿童受到关爱和教育,其先后被评为“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新中国建设功勋人物”,学校业绩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今年以来,内江市返乡创业企业为公益及社会事业支出约4.1亿元。杨军
新闻推荐
威远县自强中学两名学生不幸患上白血病,急需数十万元医疗费。学校为他们发起爱心捐赠活动,引来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其中,威远县蜀留香中餐厅自5月26日起,将每周双休日营业额的10%捐给两名学生。16...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