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重千钧,惠民贵在行。2015年,威远县严陵镇着眼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推进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9大民生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等6件民生大事,在民生领域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
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
初春的严陵镇联合村一片勃勃生机。刚从外面劳作回来的村民施利华,看着水龙头里汩汩流出的自来水,还是难掩激动:“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用上‘放心水\’了,一个月10多元的水费,费用少又干净,可以腾出精力搞生产了。”
像施利华一样喝上自来水的,在严陵镇还有很多。
近年来,严陵镇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自来水、天然气安装,解决了19个村3万余群众吃水、用气的问题,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7户,宽带接入能力达4M以上的行政村24个。此外,加大了农村道路建设力度,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新建续建农村公路16.0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农村公路路网基本形成。
村庄变“靓”了,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该镇在联合、食丰、建立等村的1500亩核桃园内,成片套种了海椒、洋芋、大头菜800亩,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全镇种植、养殖业科技示范户达40户,带动周边400余户增产增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联合村流转土地50亩发展大棚蔬菜,在新义村流转土地580亩建设生态高效的普威农业生态产业园。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达到了11557元。
针对城市功能配套不够完善的问题,该镇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协调县相关部门对城区供水、供电、供气、城市管网等进行了升级改造,教育、医疗卫生、文体休闲设施更加完善。同时,按照“路平、灯亮、水畅、园净”等要求,开展背街小巷亮化工程,在17个社区及平山村的390条巷道里安装了1123盏路灯。
社会保障大网越织越密
数据显示,2015年严陵镇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达4.5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3万人。办理城市医疗救助514人,资金75万余元;开展残疾人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4004名残疾人受益。扶持农村贫困对象934人。发放城市低保1892万元,农村低保279万元,五保金142万元。
在建设富裕、幸福的新严陵征程中,一张张务实的“幸福账单”,一组组清晰的民生数据,诠释着严陵镇城乡群众幸福怡然的生活。
焦昌盛是严陵镇食丰村人,2015年下半年,通过镇政府的指导帮扶,他在村里承包了300多亩土地种植果树,在果树下土壤较肥的地方又种了50来亩土豆,解决了20人以上的就业问题。从2008年开始,他便开始了生猪养殖,收购农民种植的玉米等,不仅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收入,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几年搞种养殖产业,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同时也照看了家人。”
而焦昌盛只是严陵镇助民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
2015年,严陵镇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900人,新增就业人员3200人,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542人,居家灵活就业直接补贴53人。
去年以来,严陵镇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筑牢社会保障大网,科教文卫事业取得了协调发展。
减免贫困家庭幼儿保教费297人,在“三免一补”基础上,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16834人,教育考核连年全县第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21000人,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个,新农合农村居民参合率达97%;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3%;免费开放乡镇文化站1个,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12场次;通过实施创业培训、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补息、创业吸纳就业奖励等措施,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245人……
一年年增厚的“民生账本”,一件件暖心的惠民工程,一天天累积的“实在变化”,看得见,摸得着,严陵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戴民杨明春毛春燕)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自贡讯(蒋炜周艳记者陈家明)近日,国网自贡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接到大安新民供电所反映,地处威远县向义镇柏林村的输电线路导线上悬挂着一条长近20米的塑料薄膜,存在安全隐患。输电运检室随...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