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内江市卫计委:改革见成效 实干最亲民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6-02-26 23:45   https://www.yybnet.net/

回眸“十二五”,内江市卫生计生人紧紧围绕全省、全市卫生计生工作重点,以群众需求为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在创新中创出新业绩,在改革中改出新成效,在实干中干出新辉煌,在奋力开启事业发展的新征途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十二五”工作回顾

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十二五”以来,各级财政对卫生计生事业投入从“十一五”末的1.44亿元逐年增至2015年的13.89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5.59%。

医疗资源显著增长

现有卫生机构3107个,较“十一五”增幅达235.17%;编制床位16618张,增幅达80.69%;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5.32张,增幅达141.82%;卫生人员23018人,增幅达66.87%。

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卫生建设项目752个(村卫生室640个),建设面积35.93万平方米,较“十一五”增加10.43万平方米,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率均为100%。

医技水平明显提升

现有卫生人员23018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4.43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9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73人。有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人才1024名,研究生239名,引进培养13名博士,拥有CT等大型医用设备26台件,万元以上设备10516台件,设备总值10.68亿元。

科技成果显著

建成和在建西医类省级重点专科10个,市级重点专科41个;中医类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省级重点专科8个,市级重点专科17个。

社会办医加快发展

共有民营医疗机构701家,其中民营医院43家,门诊部及个体诊所658家,医院数较2010年增加115%;编制床位2311张,增加184.3%。

“十二五”

还做了哪些工作?

2011年

■ 2011年,内江二甲以上综合医院均同部、省属三级医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27个乡镇卫生院同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

2012年

■ 2012年,获全国护理岗位创新技能大赛银奖。

2013年

■ 2013年,获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2014年

■ 2014年,在全省、全国率先开展农村水井水质监测工作,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全省首家涵盖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监护、重大疾病远程监测及疾病治疗四大系统的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2015年

■ 2015年,四川健康职业学院建设项目进入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率先全省创新建立药械集中采购通报约谈制度、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合作机制、血费直报网络,获评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全省卫生计生系统政风行风测评第一名,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工作创造内江模式。

2015年4月

■ 2015年4月,原市卫生局和原市计生委顺利完成机构合并,人、财、物得到有效整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场有温度的改革

正是有对人民群众一往情深的牵挂眷顾,才会有力行改革一往无前的坚定决心,这种刚柔并济、冷暖相生,勾画的正是内江市卫生计生人的民生情思。

“十二五”以来,内江市卫计委以民生民本为落脚点,从群众所想所盼入手,积极快速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医改背后强烈的民生温度。

回首“深改”一年,民生这样改善,改革这样“落子”。

新农合制度逐步完善

通过建立健全“门诊统筹+住院补偿+慢病补偿+大病补偿”的新农合运行模式,执行基金风险机制,内江基本建立起“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长效运行机制。

2015年,该市新农合工作坚持巩固参合率,参合率达到99.82%;巩固提高实际补偿比,通过统一新农合报销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对转诊到异地住院、实际补偿比较低的患者实行保底补偿25%的政策;延伸监管范围,在全市开展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专项治理和解决新农合“四风”及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开展专项治理全市大检查;延伸费用控制,统一新农合补偿方案,执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制度,拉开了基层医疗机构与市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差距,开展了总额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严格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截至2015年10月底,已对符合条件的2607名参合农民进行大病保险赔付1706.86万元。

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实施量化管理,将基层提质增量、大型医院限量提质、规范双向转诊、政策宣传和监管等工作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占医疗管理目标考核分值的50%以上。

推进市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共有34家乡镇(中心)卫生院、3家民营医疗机构加入内江市影像诊断中心,平均每日远程诊断200余例。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与全市83家基层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县域内就诊率达90.4%,参与医联联合体达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达79.81%,参与医疗联合体达97.75%。目前,内江以市级大型综合医院为龙头,县(区)级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参与的医疗联合体模式已经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正逐步形成。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有序推进

公立医院通过全面开展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对医院经济运行、资产管理、财务支出等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实行了院务公开制度,内部运行管理进一步优化。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新农合开展了总额控制结算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制定了具体结算办法,从2015年起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二档在内江范围内实施总控管理。

积极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内江市委编办牵头拟定试点方案,确定了市中区精神病医院、威远县妇幼保健院为首批试点单位。

目前,内江市100%县级公立医院均已开展综合改革,并逐步落实政府、医保补偿机制,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全市县级医院全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工作,2015年,内江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财政补助比例20%,实际财政补助比例20.5%,完成率102.5%,药品让利6000余万元。

基本药物制度

进一步巩固完善

内江市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100%,全面落实了财政补偿政策。

2015年1-10月,内江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采购药品总金额53017万元,其中,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基本药物)采购总金额22584万元,占药品采购总金额比例为42.5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药品总金额15129万元,其中,国家基本药物采购总金额7802万元,占药品采购总金额比例为51.57%。高值医用耗材上网采购率100%,阳光采购积分平均90分以上,截至2015年10月底,上网采购金额10149万元。

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能力增强:撑起百姓健康伞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也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也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关键。

是言,群众的呼声在哪里响起,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在哪里扎根。

“踏踏实实为百姓办医疗,真真切切让百姓得实惠。”——这就是内江卫生计生人一切工作的根本落脚点。

一路前行,一把撑起百姓健康的伞正在徐徐打开。

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

通过创新人口信息主动采集机制,内江村级信息直报覆盖率达100%,率先成为全省实现村级移动终端建设全覆盖的市(州)。2015年5月,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专家组对该项目予以高度肯定。

通过创新人口信息办事采集机制,内江县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覆盖率达100%,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实现县级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的市(州)。

通过大力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数字化医院创建工作,积极实施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近三年来,共争取到5个县级人民医院能力建设资金1235万元,5个中医院数字化诊疗平台建设资金550万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资金2030万元。

建立健全医疗质控体系

自2010年起,内江先后成立了临床麻醉、心血管疾病、临床检验、病理、病历等30个专业的质量控制分中心,并印发管理意见,从完善市、县两级质控体系、规范质控中心申报与审核、质控中心人员配置、经费保障、考评和奖惩机制上予以明确。

依托医疗质控分中心,每季度对全市20余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质量管理专项检查并进行通报,将检查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全年情况在全市医政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全市医疗质控管理逐步规范化,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全面推进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严把医师资格准入关

“十二五”期间,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三甲复评、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三乙新评、隆昌县人民医院通过三乙复评,威远县中医医院、市中区人民医院、东兴区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先后通过了二甲评审或复评。

截至去年10月底,内江共有三级以上综合医院4家、中医医院2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4家、中医医院2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1家、精神病医院2家,一级甲等医院41家。

“十二五”以来,累计有6000余名考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逐年递增,由2010年的30%增至了2015年的59.54%。2015年8月,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考务管理工作会议上,内江获得高度赞扬。

深入推进

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2013——2015年,内江先后制定系列配套性文件,以三年为周期深入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各帮扶医疗卫生机构积极采取建章立制、开展岗位培训和援助医疗设备等多种形式协助受援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目前,内江累计派遣对口支援医务人员2054人次,下派人员参与诊疗量24.96万人次,培训基层人员9684人,接收进修基层人员941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

(本版资料由彭燕玲整理)

新闻推荐

上半年内江农村电商交易额超3.7亿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毛春燕李弘)近日,记者从内江市商务局组织召开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及电商***工作座谈会获悉,今年上半年,内江市已建成5个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近620个;带动35...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内江市卫计委:改革见成效 实干最亲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