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十二五”>>
●参保覆盖不断扩大
内江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人数达到62.6万人,较“十一五”末增加21.0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0.38万人,较“十一五”末增加5.3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3.87万人,较“十一五”末增加98.26万人。
●基金征缴持续增长
全市分别累计征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28.51亿元、3.98亿元、19.6亿元。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总量分别较“十一五”增长101.3%、148.75%。
●社保待遇逐年提高,确保发放稳固有力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继续保持100%。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十一五末”的1092.9元提高到2015年的1714.37元,增长56.86%。2010年发放养老金17.52亿元,2015年发放养老金55.2亿元,增长161.76%。工伤人员待遇水平按政策多次上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55元提高到75元,增长45.45%,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共办理非城镇户籍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91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574人,养老、工伤参保覆盖216.85万人创历史新高。
一串串上扬的民生数字,彰显着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回应着百姓的殷切期盼。
目光拉回2015年,《内江市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方案》深入实施,制度一体化使老百姓参保不受城乡户籍限制实现了险种可选、关系可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较上年净增2.05万人,内江成为全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有益探索的先行地市,其工作得到省人社厅的高度肯定;
内江在全省率先整合新农保和城居保,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保费用长缴多得的缴费机制得到完善,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缴费人数分别达到133.87万人、61.57万人,均创历史新高……
这一次次探索,清晰地写在内江市社保局的“民生答卷”上,也写在甜城人民真切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中。
创新惠民举措 搭建社保安全网
2014年,隆昌县双凤镇万安村5组的张祥春在内江社保打破城乡户籍限制、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中解决了自身“打工回家怎么续保养老”的难题。
内江市社保局把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的养老保险体系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并在全省率先出台《非城镇户籍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打破城乡户籍限制后,内江已有1.3万名非城镇户籍人员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62.6万人。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返乡居民能够像张祥春一样受益。”内江市社保局负责人介绍,在内江行政区域内人员,除按规定应当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外,无论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均可自愿选择两个险种之一参保,缴费和待遇享受按对应险种规定执行。“该办法的实施为我市实现城乡统筹战略,进一步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同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使不少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但没有土地的大龄农村居民如何养老?
为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内江市社保局在全省率先开展产改乡镇参保农民补贴试点工作。该政策对内江农村产改乡镇村社中,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个体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给予最低缴费基数20%的补助,政策覆盖全市70个乡镇228万人,惠及16.91万村民。仅2015年就对符合条件的2.42万人发放补助2079.83万元。
“以前总担心产权制度改革后,我们没了土地怎么养老?没想到政策来得这么及时。”威远县四方村的刘大姐告诉记者,她“再有1年就到领养老金的年龄了”,不用担心“老无所养”了。
夯实经办基础 推进服务规范高效
2015年2月,内江市社保局积极依托档案管理系统3.1,以委托专业机构外包服务的方式,对已经产生的所有社保业务档案进行了信息扫描、录入、数据挂接、光盘刻录以及目录建库和装订归档,实现了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和查询利用的电子化。
“业务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集整理、保管、利用为一体的全文图像数字档案建设,既能增强档案的可读性、可视性、安全性及重复利用性,还可强化社保公共服务能力和适应经办利用的需要。”市社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批业务档案数字化处理验收总结评估后,下一步将在全市经办机构推广。
去年,该局建立完善了《社会保险标准化服务流程和风险防控制度》,切实促进了全市经办行为的规范。同时,以狠抓经办管理为手段,推行社保重要业务经办环节、关键岗位、重点部门风险识别,将基金监管工作重点从事后向事前和事中、从基金财务审计向业务经办稽核、从问题的善后处理向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介入解决问题转变,进一步加强内审监督和内控机制的完善,确保了经办安全。
通过研究出台统一办法规范工伤保险管理,该局有效改进了以前分散式、粗放化的管理模式,强化了对基层经办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目前,内江共确定了25家工伤协议医疗机构、1家康复医疗机构,并已由该局统一签订协议。
创优社保服务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现在工行也可代收养老保险,我们家附近就有一个网点,现在缴费不用跑很远去找中行的网点了,方便了很多。”家住邱家嘴的杨春很满意如今的社保服务。
为向广大参保群众提供可选择的多元化缴费服务,去年,该局在中国银行四位一体缴费模式的基础上,新增了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四家银行作为养老保险费代收金融机构,此举拓宽了“四位一体”的个体缴费模式,使参保人员不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实现自主缴费。
2015年内江离退休人员27.21万人,参加认证人员26.8万人,认证率达到98.5%——这一既方便退休人员年检,又确保养老金安全完整的双赢局面,离不开内江社保创新实施的养老金领取资格常年认证举措。
目前,内江各社区、劳动保障站所均可在系统内直接处理年检业务,资格就近认证、常年认证的便利性大大提升,赢得了“广大退休人员的纷纷点赞”。
随着内江深化推进社保经办服务下延工作,内江社保在全市新确定了71个乡镇作为第二批开通业务下延点,五险下延涉及44项业务经办,市、县、乡镇、村(社区)社保业务立体化经办格局初步形成,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可经办社保业务。
依托社保门户网站、政务微博、“12345”市民热线,部门电子信箱、市委书记市长信箱和“汉安堂”等政民互动网络平台,内江社保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易触及的咨询服务网格化平台。
“我们扎实推进网上政务咨询、政策宣传,群众网络诉求回复率和按时办结率均达100%。”内江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仅网上业务咨询互动就达520余条,经办机构与参保群众互动真正实现“零距离”,“群众满意度相当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内江社保人相信,只要用好民生“指南针”,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让幸福的阳光温暖民心,照亮百姓斑斓的梦想。(毛春燕 彭燕玲)
新闻推荐
今年9月1日起国务院恢复征收化肥增值税后,四川内江威远县新网农资有限公司作为经营化肥销售的企业,面临着销售成本加大,盈利空间下降,经营主体多元化冲击,市场竞争力削减的不利局面。威远县供销社了解...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