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年主要经济数据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8.6亿元,增长8.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3亿元,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8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7元,增长8.1%。
(二)2015年主要成就
1.稳增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1.1 工业企稳回升。狠抓帮扶解困,安排各类工业发展资金1.3亿元,解决难题149个,帮助19户停产半停产规模工业企业恢复生产。
1.2 投资高位增长。出台推进重点项目16条措施和三级调度制度,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256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4.7亿元。
1.3 消费稳定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6亿元,增长12.4%。
2.调结构,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2.1新型工业化推进加力。全市园区产业集中度提高3.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7.4%、18.8%,分别提高11.2个、3个百分点。设立2000万元市级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全市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
2.2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522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增长44%。
2.3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省级现代农业重点县、畜牧业重点县、林业重点县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威远县、资中县分别获评全省“三农”工作、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3.促改革,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3.1各项改革有序实施。新推出17项专项改革方案,全力推进38项重点改革事项。
3.2 开放合作成效明显。成功举办川南电商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川商回家发展恳谈会等系列开放活动,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77.5亿元,增长15.1%。
4.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4.1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民生支出达135.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4%。
4.2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4.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享受了免费营养午餐,内江师院新校区、内江六中高新校区开工建设,桐梓坝小学整体迁建主体工程完工。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院新区项目加快建设,四川健康职业学院筹建工作顺利推进。
4.3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Ⅱ级以上天数325天。
5.重法治,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6.转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三)“十二五”回顾
这五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亮点:经济总量迈上1000亿元台阶。市中区被纳入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东兴区、资中县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隆昌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威远县被评为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底部基础进一步夯实。
这五年,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亮点:成功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省级高新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0万平方米。成功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这五年,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亮点:中心城区新增建成区面积31.8平方公里,三县县城建成区面积均超过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9.6%,提升到2015年的45.6%。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是“十一五”的3.4倍,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公路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公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二位。
这五年,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亮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内江实践”在全省推广。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2个、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3个、5亿元以上项目250个。
这五年,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亮点: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561亿元,是“十一五”的2.5倍。新增城镇就业25.5万人。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毛春燕李弘)3月9日,内江市第六届人民政府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今年要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完成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今年,内江将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