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娅楠内江晚报记者高波
QQ聊天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也有隐私性,不过日前,内江威远人徐某与网友的QQ聊天却被警察监控了,因为他们在QQ上聊的是毒品交易——
6月11日23时许,徐某与两名网友QQ聊天时,被公安人员盯上了。原来,他们的聊天内容涉毒,他们在网上约好,次日在县城一小区后门铁门处交易。
日前,1987年出生的内江威远男子徐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
今年6月11日23时许,吸毒人员王某、李某某通过QQ网上联系被告人徐某(属吸毒者)欲购买200元的毒品,并约好在内江威远县严陵镇石油基地小区后门铁门处交易。
第二日凌晨2时许,徐某携带1小包毒品到达约定地点,将1小包毒品交给李某某,李某某在铁门外付给徐某现金200元。二人刚交易完毕便被公安民警抓获,当场从李某某身上查获冰毒1小包,从徐某身上查获毒资200元,同时,在徐某身上还查获随身携带的5小袋冰毒、8颗麻古。经称量,疑似冰毒共重2.92克;麻古共重0.68克。
威远法院在审理时还查明,2010年11月30日,徐某因犯盗窃罪被威远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2013年4月23日假释。
法院认为,被告人徐某违反国家《毒品管理规定》,明知是毒品而进行贩卖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贩卖毒品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应予刑罚处罚。被告人在刑满释放后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被告人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为此,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徐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延伸阅读
即时通讯工具为涉毒大开方便之门。当前,我国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蔓延迅速、种类多元、形式隐蔽的显著特点,造成国内吸毒人群规模持续扩大。其中,一些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为网上涉毒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之门。
公安部禁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网络涉毒违法犯罪的蔓延,不仅造成我国毒情形势更加复杂,毒品犯罪形态发生深刻变化,而且与制贩枪支、淫秽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相互交织,严重侵害群众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线上吸毒
线下贩毒
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蔓延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社会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记者从公安部侦破的案件中了解到,一些不法分子大肆利用视频交友网站、聊天软件进行群体性吸毒活动,涉及人数众多。
据了解,早在2011年,公安部组织侦破的首例网络视频吸毒“831”特大案件中,就查获12000余名吸毒人员聚集在某视频聊天网站上进行大规模集体吸毒活动,人员遍布全国各地。2014年,上海市公安机关对“白色会”、“傲视群雄”等4个涉毒视频聊天客户端进行调查发现,有2400多人每天在线吸食毒品、交流吸毒感受,甚至进行线下贩毒、聚众淫乱等违法犯罪活动。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即时通信工具和各类论坛、贴吧、聊天室传播制毒工艺、交流吸贩毒经验。据调查,全国至少半数的制造毒品案件、超过三分之一的制造制毒物品案件涉及网上传播制毒技术。
网上涉毒私密性越来越高
发现监控取证难度大
为了应对网络涉毒违法犯罪的严峻形势,今年4月初,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网络扫毒专项行动。为推进行动深开展,在国家禁毒办的牵头下,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互联网禁毒工作的意见》,为治理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提供了重要依据。
公安部禁毒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网络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受到有力打击和整治。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一些涉毒分子往往使用即时通讯工具,通过语音、图片、视频形式进行交流,网上涉毒活动私密性越来越高,发现、监控、取证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
“当前,打击网络涉毒违法犯罪存在线索发现难、落地查人难、调查取证难、打击处理难的问题。”该负责人透露,涉毒人员通过网络技术变换上网地址,有的一人注册多个ID上网,有的IP实际地址信息不实,实践中尽管发现数以万计的网上涉毒人员,但有的难以落地,落地后也很难查到涉毒人员。
(中国警察网)
新闻推荐
《早起参加“感恩答谢会”七旬老人猝死》追踪华西城市读本讯(记者王瑶)昨日,本报报道了威远一七旬老人在参加“南京安佑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感恩答谢会”时猝死一事,随后,一位自称该公司董事长...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