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模式攻破产业化发展难题
本报讯 3月16日,威远县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长期合作项目,双方致力于破解威远县无花果种植品种单一、栽培标准化和技术集成不够、加工工艺优化与研发不足、市场推广和营销渠道不完善等制约产业化发展的难题。
签约项目及培训活动从3月16日持续至19日,由以色列农科院教授及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教授等专家考察威远果树生态与无花果资源、环境,对代表性园片进行土壤取样,同时教授田间无花果栽培方法、树体整形、修剪和施肥,介绍主要病虫害及无花果营销和推广等。
目前,威远全县无花果种植规模已达5.3万亩,主要集中在贡威路新农村示范片内。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威远宣布将借鉴其它行业的BOT模式,探索形成农业BOT,其核心内容是:业主流转土地、有限年限经营、政府部分补助、无偿移交农民或专合组织并签订收购订单。在发展无花果产业的具体操作中,流转期间内业主流转土地栽植无花果并由业主经营,前三年政府给予业主补助,对栽植后的前两年培育管护费按一定标准直接对流转种植的业主进行补助。后几年政府不再给予补助,流转期满业主无偿移交给农民或专合组织。同时,在种苗、加工、鲜销和品牌战略方面也给予了优惠。
目前,威远采取农业BOT模式发展无花果产业,引进了四川万成、金四方果业、久润泰、奇齐花卉4家公司集中成片发展无花果2.2万余亩,形成了中国西部无花果栽种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起点最高的高端产业园。“这种模式调动了业主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游勇说。
此外,院县合作,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是本次签约合作项目的亮点。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科研合作与推广部部长王福军告诉记者,从全国范围来看,此次合作是无花果产业首次与科研院校进行的合作。“合作旨在通过引进新品种,实行标准化栽培,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推进无花果产业一体化。”王福军认为,合作将推进威远无花果产学研相结合,推动无花果产业技术创新与进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无花果产业的经济效益。 (本报记者 张立峰)
新闻推荐
曹云仙在帮旺艮仙套袋。□特约通讯员唐兆权文/图5月24日,在威远县人民医院治病的旺艮仙听丈夫说自家的皮球桃已被村里的干部和乡亲全部套上了袋,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旺艮仙是威远县新场镇万祥村...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