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让土地回归!——内江市农村耕地撂荒现状的调查与对策

来源:内江日报 2015-03-23 01:10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内江市农村耕地撂荒现象越发突出,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撂荒面积高达30-40%,有的村组高达50-60%,并由季节性撂荒向常年撂荒转变。在今年内江市“两会”上,不少市人大代表的提案和市政协委员的议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个问题。

■那么,目前全市农村耕地撂荒现象到底如何?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有关方面该如何扭转这个趋势?

◇本报记者 易平 文/图

近年来,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好政策一个接着一个密集出台,如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等,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然而,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等原因,依然致使农村土地撂荒面积与日俱增,“鬼屋”、“鬼村”比比皆是。

基础设施落后

制约农业发展

资中县现有人口130多万,是内江市第一人口大县、农民外出务工大县,也是耕地撂荒大县。

记者在兴隆镇华光村看到,撂荒耕地随处可见。据村干部保守估计,撂荒面积达45%左右,并由季节性撂荒向常年撂荒转变。另外,龙结、配龙、发轮、罗泉这些资中县边远乡镇,有些村组的耕地撂荒面积达45-55%,不少村组仅有几户人家,连红白喜事都找不到人手帮忙,当地人称之为“鬼村”。

龙江水库周围耕地撂荒面积达50%以上。留守的李大爷告诉记者,承包地距离住宅地太远,加上山高坡陡,劳动强度大,农资太贵,辛苦一年,不但没有收入,反而还要倒贴,撂荒是无奈之举。

威远县的越溪、山王、连界、两河等乡镇,山高路远,土地零星分散,管理和耕作难度大,再加上一些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户耕种人工投入大、成本高,农民干脆弃种,有些村组的耕地撂荒面积达45%左右。

市政协委员丁大荣分析说,内江属典型的川中丘陵区地貌,主要地形区海拔300-500米,这种地貌区河网发育差,土壤展现不足。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因素,普遍道路基础较差,硬化率低,如东兴区,村组公路里程2500余公里,但硬化道路仅800余公里,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发展,致使撂荒土地持续增多,且越落后的地方,撂荒越严重。

农资上涨

种植业实际收益低下

立春后,正是大春生产、销售农资的大好季节,但记者在市中区全安镇、凤鸣乡,隆昌县双凤镇、界市镇等地采访时看到,农资店铺生意较为冷清。

“现在的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销量大不如从前了,生意比过去减少了三分之二。主要原因是很多农民都外出打工了。现在的顾客主要是老大爷、老太婆,他们的采购量很小。”一位农资店业主告诉记者。

市政协委员何友说,虽然国家已经取消农业税并不断加大农业投入,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仍不高,原因在于农资产品价格太高,农业生产的实际收益低下。

“内江市同全国一样,农民人均收入虽然有显著提高,但不是来自于农业,而是来自于其他收益较高的行业。”何友分析,2014年上半年种粮平均生产成本上涨27.9%,其中,农资上涨24.2%、生产服务费用上涨29.5%、人工费用普遍上涨30%左右。农业耕种除干打净,每亩仍亏227.2元。“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挣钱”的现状,使耕地撂荒现象更加严重。

受访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有不少农民工挣钱后,举家迁往城镇,越穷的山村,迁移的农民越多;没有迁移的,父母也一同外出打工,子女也随迁外出读书。有的村组只剩十来户人家, “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引发不少社会问题。

劳动力大量流失

撂荒土地持续增多

3月17日上午10点,东兴区太安乡孟家村4组现年65岁的范国文与62岁的老伴刘淑芝带着两个儿子及媳妇在承包地里给海椒施肥、浇水。

“过几天我的儿子媳妇都要外出打工,家里就只有我们老两口和5个孙儿孙女了,要等到春节,全家人才能再团圆。”聊起土地撂荒,范国文有些伤感地说,“村上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我们老两口耕种10亩土地,非常辛苦。”

范国文的大儿子叫范小平,今年42岁,常年在吉林省长春市当模工;小儿子叫范勇,今年37岁,长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当抹灰工。两兄弟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从种子、化肥、农药、薄膜,再算到人工劳力,物价生活,子女读书等,认为种地一个字“亏”,根本无力供养娃娃读书,更不用说上大学了。

兄弟俩说:“种地只能填饱肚子,如果遇到风不调雨不顺,还要倒贴。我们在外打工,每人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盘家养口,供儿女们上学没有问题。”

家住隆昌县界石镇天宝村46岁的村民吴洪兵,长年在县城蹬三轮车,他说:“现在种地不划算,不种粮食又不行,农忙就回家种地,自己够吃就行了。农闲就到城里打工,一天能挣四五十元,一个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这叫种地和挣钱两不误。”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吴洪兵这种“两不误”的村民仅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村民没有这份耐心,直接把耕地撂荒,举家迁住城市。虽然很多入城务工农民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但他们能吃苦,不怕脏,不怕累,或到某个民营企业谋个粗活,或蹬三轮车当个搬运工,或做点小生意,如摆个地摊,经营点“山寨”、“克隆”商品等,也算是一份生计,觉得比在家里种庄稼强无数倍。

“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市人大代表刘治说,2009年全市转移人数110.44万人,到2013年,转移人口为129.20万人,增加18.76万人,增长16.99%,平均每年增长4.2%。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男劳动力占65.7%,女性劳动力占34.3%,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

民建会员魏琴说,当前内江市农村留守劳动力老弱现象十分突出,在家的多数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无法胜任强度较大的农业生产活动。以东兴区为例,农村请一个劳动力一天的价格在100元左右,农忙季节更高,使得很多劳动力不够的农户,干脆撂荒耕地。

村民几头“逮到”

土地流转包袱重

记者在东兴区柳桥、太安、高梁、白合、顺河、平坦等乡镇采访时看到,到处有撂荒耕地。

在太安乡孟家村,记者看到一些组道的泥巴路凹凸不平,道路两边耕地杂草丛生,田间路坎高、狭窄。有一个山坡及山顶,全是枯黄的野草,零星几户农宅大门敞开,屋内全是灰尘、蜘蛛网,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十分荒凉。

“这些都是‘鬼屋\’,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住人了,房主都外出打工或到城里安家,不过还占着承包地,每年照样享受国家的粮食直补、农机直补。”村干部说。

“有些村民多年不回家,不耕作,照样享受国家各种补贴。如果有人想承包或流转土地,一方面抬高价钱,另一方面还要继续享受直补政策,‘鱼与熊掌\’兼得,几头都逮到,这是导致土地大量撂荒的原因之一。”曾担任太安乡孟家村32年村支书、现年65岁的孟基良实话实说。

孟基良指着远处一座荒山说,那里有数十亩荒地,很早以前就有老板想承包,它涉及到数十户村民,绝大部分村民都同意流转,但有几个村民乱喊价,把老板吓跑了。“这些年来又有不少老板想承包,但受国家土地政策影响,一拖就撂荒了十多年。”

民建内江市委调研后分析认为,当前内江市很多农户举家外出务工,宁肯将土地撂荒也不找人代为耕种,也不愿意将土地使用权交还村民小组安排生产,集体又不能收回,造成耕地浪费。种粮大户要从承包者手中获得耕地使用权,必须向一家一户的承包人租地耕种,有的种粮大户虽是免费“借”地种粮,但不具有合格的土地经营权,其发展受到制约。

比如,东兴区平坦乡万丰农机合作社向农户租了70亩地,每亩每年须支付300斤黄谷“地租”,农民得直补款;某业主在石子镇租用农户耕地每年须支付800斤/亩黄谷,合同中规定,国家种粮直补等须归原承包人所有,这为种粮大户带来了极大的成本压力。

“而现行粮食直补政策是按土地面积发放补贴,直补款是通过‘一本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市人大代表海键、王丽等分析,虽然国家规定粮食主产省原则上按种粮农户的实际种植面积补贴。而在具体实施中,内江市基本上都是按农户土地面积给予补贴,导致农户无论种不种粮食,只要有地就有直补款,于是对承包耕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都不愿意将土地用来流转。

成功经验:

加强土地流转

因地制宜寻找发展方式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虽然耕地大量撂荒,给内江市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较大压力和不少困惑。然而不少地方也在积极探索,寻找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方式,如“一村一品”、“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

东兴区太安乡孟家村7组的内江市森宇种植专业合作社——青花椒示范基地,2010年从另一个业主手中转包200多亩撂荒土地后种植青花椒。业主彭清华说:“青花椒是中药材,也是上等调料,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已进入初产期,两年后进入丰产期,估计十年左右可以收回成本。”

东兴区杨家镇金银村是远近闻名的“蒲扇村”,全村到处都种着蒲葵树,加工的蒲扇销往川内外,全村种植面积达700余亩,每亩可获1万元左右的纯利,700亩种植面积产值就可达700余万元。

市民十分熟悉的“周萝卜”,走“合作社+公司+基地+社员”的道路,目前已带动威远县境内6个乡镇31个行政村,自贡市荣县3个乡镇8个行政村,还在附近的眉山、安岳、泸州、宜宾等地的一些乡镇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24000多亩,合作社社员已由成立时的126户发展到现在的4200户。

东兴区田家镇以范长江故居这一文化资源为红色旅游主要内容,通过“文农联姻”,形成一个既有纪念性,又有科技示范性,集旅游、观光、休闲、农商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万亩现代化农业生态观光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园区已建成4900亩,流转土地3800亩,发展特色蔬菜种植3406亩,特色水产养殖3322亩。

……

建议:

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打不开的结,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为此,民建内江市委、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建议:

一是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对土地撂荒达一定年限,通知撂荒农户耕种无果的情况下,由村集体讨论并多数通过后,撂荒土地转由其他种植户耕种,同一村组农户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也可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允许农户以互换形式调换土地,使分散、过小的土地连片集中经营。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增强耕地实用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粮食为主的单一结构向粮、经、饲、林(草)等多元结构转变,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农业。

三是将现行的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直补等,改为“耕种补贴”,对补贴对象明确规定为“耕种者”,而不是承包土地的农民,确保各种补贴能够真正发放到“耕种者”手中。

四是鼓励偏远山区农民户口回迁,免费办理户口回迁。对于回乡立志农村种植、养殖的农民,由政府统筹协调,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种植、养殖业,繁荣农村经济、文化,从而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这个社会问题。

新闻推荐

威远出台《办法》:噪音扰民或将被罚款

(实习生吴晓龙)“广场舞噪声大,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太恼火了。”对于居住在威远县城市花园广场旁的刘强来说,每天清晨广场上传来的各种音乐声,让他很是头痛。他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措施,管一管。...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土地回归!——内江市农村耕地撂荒现状的调查与对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