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木偶之乡”名副其实 文化瑰宝古城传承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1-12 18:55   https://www.yybnet.net/

盘破门武术表演 (陈建国供图)

首届农民艺术节木偶表演 刘铁流 摄

罗泉豆腐包子 刘铁流 摄

2014年,国务院网站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成功入选“传统戏剧”类,实现了内江市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零突破”。

事实上,这是在2013年资中县盘破门武术被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四川唯一一项武术类国家级体育非遗保护与推广项目之后,资中县的又一荣耀。

除了这样“高大上”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中还有“罗泉豆腐”“叶脉画”“资中冬尖”等让资中人觉得无比骄傲的非遗名片。

“木偶之乡”蜚声海外

剧团团长坚守28年

“资中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东邻内江市东兴区和安岳县,南接威远县,西连仁寿县,北靠资阳市雁江区。辖33个乡镇,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1991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资中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其中木偶艺术是知名文化品牌,享誉海内外,俗称‘木偶之乡\’。”

以上,是资中申报“中型杖头木偶戏”为国家级非遗名录时填写的资料。

据资中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资州木偶戏颇为兴盛,有“金泰班”、“玉祥班”、“龙泉班”等戏班活跃在城乡。如今,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资中木偶戏已经演变为现在以中型杖头木偶为主、继承传统与现代创新并举的戏种,颇受观众喜爱。

资中木偶剧团团长胡海今年就45岁了,从1986年开始接触木偶继而成为资中木偶剧团的中坚力量,28年的坚守让他收获诸多荣誉。2007年荣获第六届“内江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1年被评为第二届“内江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同年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2014年又更上一台阶,被国家文化部评为“文化先进工作者”。目前,他是全省仅有的3家木偶剧团中最年轻的艺术演出者、组织工作者和社会活动者。正是在他和剧团成员的不断努力下,资中木偶剧团从濒临解散到“起死回生”,不断发展壮大。如今,资中木偶剧团平均每年要到各地表演300余场次,还会不时应邀出国交流表演。

多年来,资中木偶剧团先后到山东、安徽、湖北、河南、上海等省市演出,参加了“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海世博会”、“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等多次国内外大型活动演出,还上过央视4套的《北纬30°中国行》栏目,央视少儿频道“2013年新年晚会”节目。

墙里开花,墙外也香。资中木偶剧还数度亮相国际舞台,先后到哈萨克斯坦、韩国、新西兰、美国演出,参加了第21届国际木偶联会大会暨国际木偶节、由文化部和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局主办的根与魂——中国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安排专人找寻“非遗”

“罗泉豆腐”四处飘香

据说,2007年是资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分水岭。在此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未明晰,很多人甚至不知“非遗”是何物。但从这一年开始,资中县委、县政府开始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工作内容中,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白纸黑字明确记录。

此后,资中县开始建立起针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立政策、人员、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机制,挖掘、提升特色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

李彦霖,就是与“非遗”有关的人员。她除了是资中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还肩负着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文化馆的工作完成后,李彦霖总会四处打听资中县有没有什么特殊手工艺人或者民间歌谣。罗泉镇,便是她探访的第一站。

罗泉豆腐是用优质山泉水和黄豆一起经石磨磨制,并采用传统的工艺用卤水点制而成,具有细、白、嫩、绵的特点,早在明清年代就已成为巴蜀一绝。

最初,李彦霖找到罗泉豆腐的制作人,向其表明来意后,满以为对方会爽快地答应,而结果却出乎李彦霖的意料:对方不愿意。为此,李彦霖多次上门游说,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虽然豆腐的制作人答应了李彦霖的要求,但收集资料又费了一番功夫。因为豆腐制作一般是在凌晨3点开始,为拍摄完整的豆腐制作过程,她必须提前一天到达或者凌晨12点左右出发前往罗泉镇。经过无数次往返,以及长达近3年的坚持,2013年5月,罗泉豆腐制作工艺正式成为内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彦霖说,她只是众多肩负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命成员中的一员。在资中县,每个乡镇都有文化专干,他们在各自的工作所在地广泛收集、发掘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推动了该项工作的持续开展。

在这些肩负“历史使命”的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资中县现有国家级“非遗”一项、省级“非遗”两项、市级“非遗”四项、县级“非遗”十一项。

拍摄影像定期传承

资中非遗后继有人

孙文光是资中叶脉画的第一代传承人,也是世界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成员。在老先生的孩童时期,在北京故宫看到叶脉画之后,便对其充满浓厚的兴趣。长大成人后,老先生便学习了这种技艺,并希望能继续传承。

孙好平是他的儿子,是叶脉画的第二代传承人,从事叶脉画工业制作已有30多年的时间。他说,叶脉画是采摘菩提叶或者野生阔叶,经过腐蚀、干燥、漂洗等传统工艺处理,制作成叶脉,再用传统绘画技法,手工勾线起稿、上色、描金,历经三十多道工序方可绘制完成。

孙好平说,目前,资中叶脉画是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正致力于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的女儿对这个倒是很喜欢,希望她可以将这个传承下去。当然,我们也办培训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喜欢做这个,并将这个独特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把我们叶脉画的相关工艺、资料等综合整理,最后成书出版,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甚至喜欢资中叶脉画这个民间艺术瑰宝。”

为了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传承,资中县在这方面可谓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一方面尽可能的为一些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传承人,另一方面,努力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像等资料收集的方式,使其保留下来,避免在没有寻找到传承人的情况下失传。

同时,以保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重点,规范申报评审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分类保护标准;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建设,建立分级名录体系,打造民族民间艺术的形象和品牌;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

此外,通过设立保护项目名录,有效地开展授徒、传承活动;积极发动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讲座等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与传播。

截至目前,资中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有木偶制作工艺(胡海、唐友明,国家级正在申报中);盘破门武术(陈建国、郭德章);“丰源”冬尖(彭立前、彭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有叶脉画(孙好平、孙兰);曾氏糖画制作技艺(曾达军、曾安超);朱家直门武术(朱盈青、朱一嘉);罗泉豆腐制作技艺(张秀芳)等。

唐秀君 孙国丞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王瑶

新闻推荐

着力创新驱动 旅游小镇主动适应新常态

连界镇新农村建设连界镇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因为石板河,因为旅游资源,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在2014年被川南四市及更大地域范围内的人们频频提及。如今,在百度输入“连界镇”,显示的搜索...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木偶之乡”名副其实 文化瑰宝古城传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