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者们行走在古道上。
□特约记者 唐兆权 文/图
12月13日,威远县新场镇古佛村一条古道上,行走着近200人的徒步队伍。这些徒步者都是从成都、资阳等地闻古道名声而来的,让这段保持完好,平时极少有人行走的古道一下热闹了起来。
这条盐煤古道是明朝时期,著名的盐都自贡产盐业开始兴旺时,自贡、威远的人们将盐从自贡挑到仁寿、乐山的一条必经通道。后来威远开始产煤,人们挑煤也来回于这条古道上。这一带的人们将盐和煤从这条道上挑出去卖了,又将仁寿、乐山等地的米从这条道上挑回来。成了一条商贸大道、经济动脉。
这条盐煤古道,都是用石板铺成的。以前架桥成本太高,技术落后,只能翻山越岭,见山爬山,遇水绕河,所以这条道上除了泥路段用80厘米到1米长、50到70厘米宽的石板铺就,一些石岭上还被硬生生凿出几条道。现代人风趣地称其为当时的“高速路”。
不仅挑盐运煤的脚夫们从这条道经过,解放前军阀混战时,四川的大军阀刘文辉和刘湘还在这里打过仗。
年复一年,石山和石板上人踩马踏就形成了凹槽。这条盐煤古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还基本完好,再后来公路逐渐多了,从这条道上走的人就少了许多,到现在几乎没有人走了。大部分的路段是杂草丛生、荆棘挡道,唯有古佛村这段几公里古道,因为大部分是在石岭上开凿的,所以保存完好,经常都会有远近游客慕名而来徒步体验,重温古辙。
12月13日这天,近200人的队伍行走在盐煤古道上,其中有六十岁的老人,也有十多岁的孩子,个个都兴高采烈。而这段盐煤古道还真如他们所闻所知一样刻满历史风霜,让所有人高兴而来尽兴而归。
徒步者陈显才说,他们到过很多地方去徒步,也看过不少的古道,可多半都被损坏了,只留有少许痕迹。古佛村这段古道却少有损坏,具有不可多得的价值。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4年12月31日,威远县新场镇红村村民秦高元开着面包车行驶在村水泥公路上,他高兴地说:“村公路有了这些玻形防护栏,开起车来就放心多了。”这些防护栏是新场镇党委、政府给当地村民...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