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 资中新闻 隆昌新闻 威远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内江市 > 威远新闻 > 正文

露天蔬菜身价高 天气原因成推手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09-02 20:13   https://www.yybnet.net/

市场上苦瓜喊价5毛一斤

大棚蔬菜卖不动 黄瓜 1 毛钱一斤“促销”

8月31日,内江市威远县农贸市场的夏衍青守在菜摊前念叨道:“唉,这生意怎么做哦,贵的菜贵得要命,便宜菜又便宜得没底。”

记者走访后发现,菜价悬殊还真是不小。小米辣、猫猫豆卖价在 3 元一斤以上,苦瓜、丝瓜则最多只能卖到5毛一斤。长期贩运蔬菜的黄润华告诉记者,目前的状况是——大棚蔬菜都很便宜,露天蔬菜都很贵。

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与今年的天气和大棚蔬菜丰收有关。相关专家建议,种植户应拓宽思路种植多个品种,不要盲目跟风某一种品种。

市场表现

大棚蔬菜“贱卖”露天蔬菜成倍涨价

8月31日,记者见新场镇裕河村的陈琴容背篼里有一把豇豆,问她多少钱一斤,报价4.5元。她见记者吃惊,便说:“你以为还像去年一元一斤的豇豆随便买?你到市场上看看,满街能找出几把豇豆?”

随后,记者走过一排菜摊,的确只看到几斤豇豆在售卖。买菜的邱春义大爷说,比起生姜的价格,豇豆已经算很便宜了。“生姜喊价7元一斤,比去年同期贵了两倍。”此外,记者还发现,小辣椒卖3.5元一斤,比去年贵了1元5毛,还有猫猫豆,每斤卖3元,比去年贵了一倍。

记者正一一打听时,一位卖大棚苦瓜的老板忙招呼道:“来来来,要买相因这边来,苦瓜5角钱一斤,买得多还可以相因点。”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大棚丝瓜也只卖几毛钱一斤,有一两个家喊价1元一斤,也是看上去有明显区别的露天蔬菜。

向义镇长期贩运大棚蔬菜的黄润华说起菜价就摇头:“今年是倒霉,做了几个月的菜生意不仅没赚到钱,反而亏了1万多元。”黄润华说,今年收购价只有1毛钱1斤,他只好按收购价1毛钱1斤给村民,叫他们把黄瓜、苦瓜摘下来自己拿去卖。“虽然我白送村民1毛钱1斤,但是我不会再花钱拉出去卖,这样少亏当赚。”

新场镇老场村的邱祖田摘下大棚里的黄瓜没法送人,就叫村民拿去喂猪,后来干脆倒了1000多斤。

原因调查

大棚蔬菜“丰收”露天蔬菜减产

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价格为何悬殊这么大?悬殊又从何来?为此,记者走进向义镇向万村范伟忠的大棚了解情况。

他告诉记者,从2008年以来,蔬菜市价一直平稳看好,以前他们只是在自己的一亩多地里种蔬菜,去年一亩地赚了差不多两万元,觉得种菜还不错,所以今年又租了别人3亩多地种大棚蔬菜。“没想到,见种菜效益好,好多人都包地种起了菜,据蔬菜贩子们说,今年各地大约增加了三分之一的大棚种植户,量一多价就大跌。”

新场镇龙奉村的朱真元本来是做手机生意的,他看蔬菜价钱好,今年也放弃了手机生意到新场镇老场村承包了20亩地种大棚蔬菜。

至于露天蔬菜为何身价倍增?龙会镇杨柳村的朱槐安说,今年雨水太多,菜苗都因积水多死了,辣椒减产差不多一半。卖生姜的卢万前说,今年本来姜种就贵,种的人少,加上天气不好,生姜产量减少了一半左右,价钱不贵也不行。

其它露地蔬菜也一样。裕河村的陈荣玉说,他种了3分地的豇豆,一天只能摘几斤,大约只有去年三分之一的产量。“大棚里种菜受天气影响不大,可他们一般都不种这些菜,大棚菜相因,露天菜贵就成了自然的事了。”

趋势走向

未来一两年内蔬菜价格难以大幅回升

威远县农业局党委委员、负责多种经济发展工作的农艺师张学琦,同农技站长徐渊对威远县内外蔬菜市场了解后分析说,一两年内蔬菜价要想大幅度回升不太可能,因为种大棚蔬菜一般是3年换一次地,所以承包土地种大棚蔬菜签合同一般一签就是3年,3年承包费交了,种植户无论如何都要把这3年种过。因此,3 年内大棚蔬菜种植面积难以大幅度下降,面积降不下来,蔬菜价格也就没法上升。

范伟忠就是一名大棚蔬菜种植户,他说,虽然这一季亏了,但还得种下去,不可能交了承包费让地撂荒。黄润华则认为,如果明年气候条件好一点,可能会有一定的改善,但要想蔬菜价格一下涨太多也不太可能。

专家支招

调整种植思路 了解市场需求增加土地附加值

既然价格无法大幅回升,那要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呢?

张学琦和徐渊都认为,除了尽量提高蔬菜品质外,种植户可以在品种上动点心思。“大棚种植户首先要敢于打破习惯,不能只种一些常规的、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菜。比如上半年的黄瓜、丝瓜、苦瓜,走到哪里大棚里都是这些菜。种植户可以尝试多了解一些市场需求,种一些不同品种的蔬菜,其他人种黄瓜,那么自己就种辣椒,或是其他蔬菜。”

此外,二位专家还建议多搞一些套种,增加土地的附加值。“比如高洞村的折耳根套丝瓜、四方村的黄瓜套苦瓜,向万村的苦瓜套白菜等,都是不错的种植方式,都可以作为参考,不仅能调剂市场,还能充分利用土地,提高价值。”

张学琦和徐渊还说,一般农户种露天蔬菜也要拓宽一些路子。“露天菜更受欢迎,农户可以种大棚里不愿意、不便种的蔬菜,但是要多采用科学方式种植。比如辣椒、豇豆怕积水,就应该选择能滤水的二台土;要么采取深沟高埂,使地块旱可灌,涝可排。尽量避免自然因素影响,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唐兆权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瑶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第三轮招标临近 页岩气概念爆发

江钻股份日K线图9月18日,页岩气概念表现活跃。据悉,页岩气探矿权第三轮招标即将启动,目前已初步形成竞争出让的方案并选定竞争出让区块。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页岩气第三轮招标启动呼之欲出,国内...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露天蔬菜身价高 天气原因成推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