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兆权文/图
白果屋基位于威远县新场镇红豆村20组,因有两棵巨大的白果树而得名。300年前,蒋氏家族从湖广填四川迁徙到这里繁衍生息,现在还有100多户后人居住在附近。
87岁的村民蒋建郊介绍,听家族前辈们说,老祖宗蒋起敏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从广西到这里定居,因来得比较晚,四周比较好的地盘都被人占了,只好选择没人占据的石滩沟(因为此地河床有一块十多丈长、三丈多宽的石板河滩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叫石滩村)。
石滩沟四面环山,曾中过进士的蒋起敏根据环境、山势和水源圈了一块地盘,在里面选了一块地皮造房子,同时栽了两棵白果树。整个屋基占地5亩左右,房子是木质结构,用圆木打孔穿眼串逗而成框架,下半部墙体用木板拼装,上半部墙体用篾条编制再糊上稀泥,便建成了人们所说的串架房子。房子虽然有楼,但第二层不能住人,因为楼层低,只能用来堆柴草、杂物之类。后来,人们见当初栽的两棵白果树长得标致,便把这里称之为“白果屋基”。
白果屋基分上厅和下厅,上厅是一个四合院,一共有20多间屋子,大门左边还有一个天井,下厅的30多间房屋呈一字形。白果屋基的院坝全是用石板铺筑而成,房屋除了窗户有一些花草之类的浮雕,其余部位都是普通构建,无别致之处。从整体上看,白果屋基上下厅结合,成了太阳初升的 “旦”字形,寓意蒋氏家族如太阳冉冉升起,兴旺红火。
蒋起敏在白果屋基陆续生育了4个儿子,加上从广西带来的一个,一共5个儿子。随着时间的延续,这5个儿子都有了自己的后代,原有的房屋住不下,老大蒋俊成留在原地,其余的儿子另外择基修建了房子,不过都在蒋起敏圈的地盘里。
蒋俊成留在白果屋基繁衍生息,临近新中国成立,第七代后人蒋述武因人多,所分到的房子实在住不下,第一个打破200多年来七代同院的限制,在离白果屋基几十米处重新修了房子。
从此,蒋氏家族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或是另外修房子,或是把搬走的弟兄的老房子买下来。200多年过去了,老房子饱受雪雨风霜侵蚀,慢慢地衰退残缺,最终走向消亡。1983年,蒋竹君最后一个搬走后,就剩下蒋桂英还守着几间老屋。
蒋氏家族的人虽然离开了风烛残年的白果屋基,但是他们并没走远,都在离白果屋基几十米的范围内修房子。现在,蒋月清一家五弟兄除了在外面工作的,其余都在红豆村(石滩村后来合并到红豆村)20组。虽然古旧的木质结构串架房子只有一些残余,但后辈们另外修建的房子也别具风格,除少数换成了砖墙楼房,其余绝大部分都是用片石砌墙建造的房屋,二层楼房也用片石所砌,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别有情调。
居住在白果屋基一带的蒋氏子孙基本上都长寿,只要不出意外,绝大多数都在90岁以上寿终正寝,现在,80多岁的夫妻也有10多对。蒋家的老人们说,“除了我们有长寿遗传基因外,主要在于我们这里环境、风景、空气、水质好。”
遗憾的是,那两株3个人都合抱不了的大白果树在上世纪50年代被供销社砍去做了风车。白果树没有了,但代表蒋氏家族的“白果屋基”这个名字,一直没有消失。
新闻推荐
全市畜牧食品部门:加强畜禽食品安全检测 让群众吃上“放心肉”
◇本报实习生包中强市畜牧食品局通过自己找、群众提、组织点、发函件问、走出去听、请进来评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通过梳理,群众的意见建议主要有——◆加强动物疫病防疫...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