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山沟变成小康村,四方村这些年的发展带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
7月2日,当记者来到四方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余文祥正顶着烈日,在村里的风貌改造现场查看进度。现年72岁的余文祥头戴一顶草帽,看起来精神抖擞。交谈中,这位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百佳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的老书记,把村里发展的功劳谦让给了村“两委”班子。而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在19年的支书生涯里,他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全村695户人走上了一条幸福小康路。
◇本报记者 李仁胜 文/图
“发展必须靠钢班子、铁队伍”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余文祥对这句话有自己的理解,“干部就是要作群众表率,要通过自己的行动让群众竖大拇指。”为了树立村班子成员的威信,余文祥“约法三章”,提出了“三个不准”:不准说伤群众的话,不准做损群众的事,不准拿群众一针一线。几年来,在余文祥的带领下,村班子成员始终坚持“三个不准”,无一人因违纪违法受到处理,村干部多人被市、县表扬,四方村综合目标考核连续八年获得一等奖。
“先打开思路,才会有出路”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原来的四方村种植品种单一,种植方式传统,农民增收缓慢。
脑筋活、胆子大、见识广的余文祥一上任,便带领村民积极探索产业兴村的新路子,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引领社员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健康食品。
村里先后培育了大棚蔬菜、彩糯玉米、无花果、枇杷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大棚蔬菜500亩、水果600亩、无花果500亩、稻藕鱼300亩、彩糯玉米500亩五大基地。同时大力引进星级农家乐建设,打造集花果采摘体验为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产业。2013年,四方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30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高出4000余元。
“让村民走上出门不脏鞋的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四方村以前的交通状况。
因为路不通,村民们生产生活所需物资都只能靠肩挑背磨运进运出;因为路不通,学生上学出行困难,村民农作不便,常年发展滞后无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为改变交通现状,余文祥带领村两委成员,深入村组与群众交心谈心,激发群众的修路热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余文祥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伙一起撒石子、挖水沟、扛水泥,根本看不出是一个年过七旬的人。村里人由衷赞叹道,这个“余二爷”好样的,为咱村修出了一条条“民心路”、“放心路”、“幸福路”。几年来,全村硬化道路16.4公里,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
“我们的职责就是让群众过上好
日子”
经过努力,四方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纳入首批市级新农村综合体重点项目。余文祥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紧紧把握政策机遇,用较短的工期,极高的质量,圆满建成了“内江第一,川南领先”的“1+7”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抓住四方村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契机,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了156户农房风貌改造,新建50户新民居,兴建了村史陈列馆,整修了农民聚居点街道,增添了体育文化设施,四方村面貌焕然一新,四方村党支部也先后被市委、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方村的发展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得益于全村党员群众不畏难、不服输、不认穷的奋斗精神。”在谈到四方村发展经验时,余文祥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党员群众信任一天,我就在任上干好一天。”余文祥说。
新闻推荐
壮大县域经济 夯实底部基础—— 写在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本报记者刘小玲县域强,则底部实。省委明确指出,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潜力巨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