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虽然地处边陲古镇,却围拥于成渝钒钛钢铁公司中心地带,矗立中轴坐标;虽然校舍简陋,生源低劣,但却连续四年诞生出威远县文理科第一,连续四年走出清华北大学子。这里是威远竞力学校。
2014年高考又传捷报,今年学校参考人数412人,市县任务重本7人,本科93人,艺体本科10人;高考完成重本12人,本科115人,艺体本科21人,重本完成任务率较2013年提升46%,其中文化本科完成任务率提升5%,艺体本科完成任务率提升110%,2014年高考数据实现了学校锁定的“文化一百,单科提名,重点有升,艺体添彩”目标。
2014年中考再添喜讯,学校参考人数152人,国重上线率20%,较2013年提高8个百分点;普高上线率 99%,较2013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一组组数据凝聚了竞力人太多的汗水和心智,凝聚了学校负责人明树培为首的管理团队太多的思索和胆略,这一切对学校的质量提升,巩固上行,确保和谐发展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景岗之魂 军团作战 教师以爱育人
从2006年开始,学校就建立了年级主任负责制,分年级军团作战,并形成有效的良性竞争机制。高三年级组注重拔尖补差,挖掘潜力,及时调整计划,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分解目标。
同时,对学生实行补差增分工程,实行班主任带班制度,科任教师盯人战术,确保优秀生能够拔尖,希望生能够提高,边缘生能够上榜进档,后进生能够上线。
学校2014届的高三年级共有11个教学班,33名教师,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年级教师以忘我的工作状态,浇铸了“与时而梦、乘势俱进、克艰扬荣、志高致远”的级魂。
高三年级10班班主任李翠华是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高材生,已扎根山区26年,是远近闻名的“爱心妈妈”,常常亲手为贫困学生做饭炒菜,春节前后,她家的腊肉、香肠等食品更是学生碗里的常见之物。如今,已经年近50岁的李翠华依然战斗在高三的最前沿,依然每天从早上7:30工作到深夜。
景岗之向 融入企管 校长以身作则
竞力学校是政府与企业齐抓共管所创造的内江市企业管理运作的典范学校,以“践行爱心教育,转化生源劣势,追求多元成材,铸就市重名校”为办学核心理念,制定了“打造品牌、文理并进、发展艺体”的三大战略。
“终身学习”是学校每一位教职工的学习观念,无论是学校校长还是即将退休的职工,都时刻战斗在教学一线。
校长明树培认为,管理者必须在整个团队中以身作则,发扬“发展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的工作激情,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无功就是过”的工作理念,才能使学校得到长足发展。
所以,在高三年级复习迎考工作中,校长明树培亲自抓,年级分管责任人副校长赵远华直接抓、直接上课。教务处、政教处全程参与高三教学跟踪,并与总务处全力做好师生后勤保障工作;德育处全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调节工作;年级组抓好阶段性复习迎考工作。各部门通力配合、齐心协力。
景岗之力 多方汇合 学校以长补短
学校科学利用与成都七中合作办学的“远程卫星教学直播班”,借鉴成都七中高三资源及复习思路,结合学校高三实情,畅通复习迎考工作思路。同时注重与兄弟学校的校际交流协作。积极参加威远县教研室组织的各类高三教研活动,在与各兄弟学校的交流中,取长补短。
竞力学校为何能连年获得优异的成绩,校长明树培告诉记者,秘诀之一就是因材施教,学校从学生前程着眼,走特色教育之路,创办了体育、音乐、美术、播音、编导等艺体培训班。竞力学校连年被评为市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的发展备受各级部门的青睐,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总是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最大的关心,威远县委常委刘维帝、威远县教育局局长张琳等曾多次到校关注学校的发展大计。成绩属于过去,站在新的起点,竞力人将紧握“爱心”和“管理”两大制胜法宝,传承文明,发愤图强,在威远连界这块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黄晓庆(校方供图)
新闻推荐
让孩子们过平安、爱心、快乐暑假华西城市读本讯(王李记者王瑶)昨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从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政府获悉,暑假期间,该镇采取多项举措切实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留守儿童过一个平安...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