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威远收藏家周建会
◇本报记者 唐国强 文/图
威远县萝卜巷,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巷子,每天穿梭在这里的人却络绎不绝。
在小巷口,一间300余平米的藏馆是收藏家周建会今年专门为市民提供的免费“阅览室”,藏家们称它为“博物馆”。
据收藏家周建会介绍,一直想在小县城建一个收藏馆,让爱收藏、懂收藏的玩家互相交流学习。今年8月,藏馆装修竣工,算是圆了他的一个梦。
记者了解到,由于受藏馆面积限制,藏馆内的藏品仅是他收藏的部分,不少藏品只能堆放在家里。
“经常有外地收藏家到这里看宝贝,我虽不懂收藏,却在这里品读到了古代文化,也感受到了周老对藏品的热爱!”9月20日下午,在此参观的教师袁建义告诉记者。
走进博物馆,各类藏品分类摆设,民俗藏品、明清字画、威远陶瓷、民国奢侈品等民俗藏品映入记者眼帘,仿佛置身文化圣地……
聊到自己的“宝贝”,周建会向记者娓娓道来:这是清代黄自元的楷书、这是宋代的老瓷片、这是冯建吴的字画......
记者注意到,道光年间书法家包弼臣作品、晚晴书法家赵熙的作品,以及赵朴初、冯建吴等大家的作品应有尽有,这些字画被贴上了保护膜,固定在玻璃收藏框内。“前几年,省里的专家到威远,进行文物定级时,我邀请专家对我这些字画藏品进行了鉴定,他们一致认为是真品,也直言我收藏的东西有看头!”说到此,周建会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靠近书画藏品点,一个雕工精致、做工考究的竹雕笔筒吸引了记者眼球。“这叫‘竹林七贤\’,2012年,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安仁,我专门拿去找专家鉴定,专家鉴定为乾隆年代竹雕笔筒,目前市价在20到25万左右!”
一个县城内,小小收藏馆可谓包罗万象,成千种玲琅满目的藏品在这里分外显眼。
记者注意到,藏馆内,精致的清代五层花板古床,高约3米,床顶和床面既有镶金雕花,又有人物装饰。床的两头精致的床柜及榻台,整个木床显得特别精致。据周建会介绍,这是他在重庆古玩市场淘的,当时专门包车从重庆运回威远,期间有人出高价购买,但周建会婉言拒售。
“收藏是我的最爱,有时候千里迢迢只为买一件古玩,却能寻找收藏带给我的无限快乐,如此有纪念意义和文化底蕴的藏品,我怎舍将它卖出?”周建会说。
与其说千里迢迢,倒不如说周建会为了收藏这些珍贵藏品,经常风里来雨里去。“要喊我专门外出旅游,我一点兴趣没有。但只要听朋友说,哪里有‘宝贝\’,不管事情再多,天气再坏,说走就走,有时候甚至顾不上吃饭。”周建会告诉记者。
清代五层花板古床边,是周建会收藏的瓷器,放眼望去,豇豆红瓷器分外显眼。“这是目前我收藏的最贵瓷器,专家鉴定出自康熙时期,当初在大理淘的时候,我就感觉如获至宝!”
此外,记者注意到,藏品多为古代的字画、瓷器、木器、象牙、砚台等。“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书法家的一点一横都是有考究的,所以,我更倾向更古老的东西。”据周建会介绍,他一开始单独搞收藏,也吃过很多亏,为此他专门购买了各类书籍学习,充实自己。
采访完毕,周建会说起了自己的收藏经,“在不了解古玩时,尽可能买小件,投入少,风险小。即使自认为买到真品,都要让行家多看、多交流、多鉴定!”
周建会和市民参观自己的博物馆
他是一名退休职工,今年60岁;
他内心住着一个收藏梦,二十余年来,先后飞赴上海、云南、重庆、广州等地古玩市场淘宝;
他是一名资深收藏家,其收藏的“宝贝”多次走进寻宝栏目,并获得专家组肯定;
他自建收藏博物馆,免费让热心收藏的玩家参观并交流;
近日,记者走近这位收藏家……
新闻推荐
在威远,有这样一群心底无私、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人生壮年,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发奋图强,用勤奋与执著,谱写了人生的春华与秋实;花甲之年,他们用激情与责任,关爱着祖国的花朵和希望……◇本报...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